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道太:“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记者 金伟红 通讯员 吴丹蓉

   “野菊花开满坡,开满坡,风吹河水闪金波……”连日来,在道太乡供村非遗文化广场里,总会有几位村民正在表演锦安花鼓戏,演员扮相耐人寻味,唱词字正腔圆,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看。   

    据了解,锦安花鼓戏起源于明朝洪武初年,距今已有近700年历史,如今已被列入丽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去年以来,道太乡在供村文化礼堂的广场一侧专门设置花鼓戏文化专栏,通过图片、文字以及服装彩绘等形式充分展示锦安花鼓戏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不仅内容丰富,也为该村非遗文化传承注入了崭新活力。  

   “从前,村民们想要唱歌、健身都没有好的场所。现在有了文化广场,大家吃完晚饭便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一起活动、畅聊,参加民俗表演,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也让村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为花鼓戏传唱交流提供了平台。”该村党支部书记兰美章说。   

    为更好地让锦安花鼓戏在当地落地生根,供村小学多次邀请锦安花鼓戏传承人吴金清及戏班到学校进行传教,2018年,学校还把花鼓戏编进了教科书,让“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供村小学校长叶伟康表示,有了非遗文化广场,文化氛围更浓厚了,我们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到非遗文化广场开展花鼓戏教学工作,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厚。  

   “将非遗文化纳入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一部分,不仅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更能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留住乡愁’的有效载体。”道太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乡里还将以“非遗传承人进文化礼堂”“非遗传承培训常态化”等内容逐步开展花鼓戏传承工作,让广大村民成为文化礼堂的建设者和非遗文化的守护者,让锦安花鼓戏在道太遍地开花。



编辑:季丹 来源: 2019-06-29 11:31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