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沪杭沦陷之后,在杭的省级机关单位、企业纷纷迁来龙泉,龙泉成为抗战大后方。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就是在此时开办,从1939年8月至1946年初的7年时间,师生们在芳野学习生活。
共产党员翁心惠是1940年秋季考入浙大龙泉分校的,他在宁波接受了中共地下党鄞县县委书记秦加林的指示:“大学里很需要党员去开展工作,要在学生中建立社团作为活动据点,在活动中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翁心惠和其他浙大学子在求学的过程中不忘救国,主张用文学作品反应抗战生活,用文艺活动点燃抗战热情。他与师生们成立了“春雷社”,参加者从几十人发展到一百余人。翁心惠用笔名翁亭发表的杂文小品和短论,寓意深刻,富有见解,为同学所崇仰,被推举为“春雷社”社长。“心惠同志确实像师长般帮助过我,可以说,他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位启蒙老师。”翁郁文这样说道,她是“春雷社”的热心小读者。
不久,浙大师生们成立了“文艺研究社”“芳野剧艺社”等社团,创办了名为《剑声》的油印刊物,演出了《雷雨》《日出》《重庆二十四小时》等话剧,轰动了龙泉山城。当《重庆二十四小时》剧开演时遭到了国民党龙泉县党部的无理阻挠,经谈判无效时,该党部一个官员竟然拔出手枪声嘶力竭地朝剧组嚷叫:“不准演,不准演……”就在此时,剧组里一位同学手握道具手枪厉声叱责那个官员:“你敢开枪?你也别想活!”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虽然没有酿成恶果,但的确反应了当时进步同学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是多么激烈。
峥嵘岁月,烽火连天。浙大师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斗争在芳野七年求学路上从未停止。
(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