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沙爽

  (一) 是什么时候,我爱上了这些脆薄之物?

  可能是因为听一个女友说起她的外祖父。如同这世间许多的外祖父一样,他是大多数人可以为自己找到的清晰的生命源头。当他以一个故去多年的逝者的身份,出现在两个中年女人的对话中间,他居住多年的乡下老屋早已颓圮,他的声息和面容,业已被荒草吞埋。而当他的身影在故事中缓慢浮现,他皴裂的、黧黑的掌上,正托着一碗热气蒸腾的元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辽南乡村,这几乎是一种奢侈的食物,它不仅需要繁杂的原料,更需要难得的手艺和情致——浮白的糯米粉里掺入了高粱米面,煮熟之后,隐约现出少女般的粉红。外祖父灵光乍现的小创造,让她的记忆里始终漂浮着一碗粉色的元宵,让她记起他那句奇怪的名言:“美食不如美器。”

  (二) 器,古人称之为“瓯”,用以盛装美食、酽茶、度量与才华。

  一只陶质或瓷质的杯盏、碗钵或碟子,它们易碎,却成为时光真切的容器。从春天的清茶到冬日的酒浆,从深秋的谷物到盛夏的果蔬,从大唐、两宋到晚清。它们可能来自烟火人间的残存,也可能来自远海的沉船,或者幽深的地底。它们盛装过生活的体温、商旅的叹息、亡者的冷寂,看上去光洁如新,一如时间本身。我曾经见过一只蛋壳黑陶杯,它诞生自四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杯体纤细,杯壁薄如蛋壳,高柄圈足,柄中间膨出的部分甚至是镂空的。在完工之前,它被它的制作者小心翼翼地捧在掌中,长时间地仔细打磨——杯体上肉眼可见的细密光泽,源自陶土中的万千石英云母颗粒,让所有光线朝着同一方向折射。在只有石器可资利用的时代,它究竟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此事至今成谜。而更大的谜题落在这里。在浙西南的河谷盆地,一场小雨刚刚停歇。这是十一月,亚热带的季风掠过大窑村四周莲花瓣状的群山,将苦槠树的果实摇落在地。村民将苦槠子拾回,晾干,舂细,制成苦槠豆腐。留下同样黑褐色的壳斗,像一只只未成形的小小陶碗,躺在安清祖社门前的石阶上,湿润、柔软。从陈万里住过的叶家老宅到安清祖社,只隔着这株百年苦槠的一道影子。大窑村之名始自明末清初。明代以前,此地称作琉田村。在村落周围,已发现五十三处古窑窑址,其中北宋时期的有十二处,南宋时期的二十八处。一条古道从村中直达村南的琉华山顶。“山顶宽平,有湖极深,下即琉田,居民以陶为业,昔有章氏兄弟主琉田窑,其兄所造者佳,世号‘哥窑’。”“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处州,亦即今浙江丽水,龙泉市属之。“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被列入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从1928年到1941年,陈万里八下龙泉,考察古窑旧址,收集研究瓷器和瓷片。与哥窑同列五大名窑的官窑,前期便设在龙泉(今大窑、金村、溪口一带),后期才迁至临安郊坛下(今杭州南郊乌龟山麓)。二十世纪初叶的大窑村,已成众人寻宝之地,上海和温州等地的客商纷至沓来,一应商品,随之坐地起价。当地人向陈万里兜售的一只花青褐色的小壶盖,表面凸雕有一只大象,制作颇为精良,但边缘已有多处破损,露出里面的黑胎骨——正是哥窑瓷的特征之一。售者索价五百金,把陈万里惊得张口结舌,无从开口还价。这是1939年5月12日。陈万里在当天日记里所言的“五百金”,应该是指法币。抗战初期,法币坚挺,1939年前后,在重庆摆一桌像样的酒席,仅需三元法币。身为工薪阶层的陈万里,竟是没有余裕买下一只残破的小壶盖。这也是陈万里第一次见到大窑出土的黑胎骨瓷器碎片。在别人找到这类瓷片的地方,他反复翻检,但是那里早就被人翻过了无数遍,略为完整的器皿固然是没有,就连碎片,也大多来自未烧制成熟的作品,釉色尚未完整呈现。所幸他借住的叶家也收集了一些类似的残片,此时慷慨相赠。与那只要价惊人的小壶盖一样,这些瓷片的风格与传世哥窑瓷相类,但又与杭州乌龟山的官窑制品极其相似。其中一枚瓷片呈蟹壳青色,釉色细腻,上部边缘隐隐露出里面的黑色胎骨,正是所谓“紫口铁足”的紫口特征。他翻来覆去地察看这些碎片,心底升起越来越多的疑问——这些碎片就是当年的哥窑作品吗?为什么它们与杭州乌龟山官窑出品的瓷器如此相似?而如果这些就是哥窑所制,为什么在龙泉一带如此密集的制瓷环境中,与其相仿的作品却如此稀少?……陈万里的疑惑,起因于哥窑与龙泉窑所产瓷器存在一处明显区别——哥窑瓷是开片的,而龙泉窑出产的瓷器,无此特征。开片原本是瓷器烧制中常见的瑕疵之一,通常是因为瓷坯和釉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焙烧后的冷却过程中,釉层收缩率大于瓷坯的收缩率,致使釉层开裂。但是匠人们掌握了这瑕疵出现的规律,灵机一动,将之演化为一种独特装饰,通过自如控制裂纹的密度与形状,塑造出不同的风格:冰裂纹、鱼子纹、百圾碎、鳝血纹、蟹爪纹、牛毛纹……随着瓷器存世的年深日久及指掌摩挲,开片的纹理会逐渐产生微妙变化——纹路加深,使有限的二维图案呈现令人迷惑的纵深幻觉,凝望久之,如见水面上碎波摇荡,令人目为之眩。

  (三) 完全是冥冥中的巧合,与陈万里一样,珀西瓦尔·大维德也出生于公元1892年。

  作为印度银行创始者萨森·大维德爵士的儿子,珀西瓦尔在1924年首次造访中国。他所继承的家族财富,让他能够以最高出价拿下自己看中的每一件瓷器,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大维德瓶”——高六十多厘米的一对元青花,产自江西景德镇。如今这些藏品于大英博物馆展出,在馆内一百多个琳琅满目的展厅中间,每位游客在各个展厅中逗留的时间,平均约为174秒;但是在第96号展厅,这个时间被拉长了两倍有余。这些游客,有一部分来自中国——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见到诞生自古老家国的瓷器,这感觉是奇异的,仿佛穿过悠长的时光隧道,意外聆听到祖先的回声。是的,回声。这是瓷的秘密之一。在珀西瓦尔·大维德的藏品中,有一只青瓷的琮,烧制于近千年前的南宋。琮,一种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的神秘礼器。它最初的制作材质,来自这个汉字的偏旁:玉。按《周礼》上的说法,先民“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璧以礼天,琮以礼地。但是琮的出现早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这就意味着,作为后人,我们对它最初诞生的机缘一无所知。一只端端正正的方筒,外壁雕刻出的线条与几何图形,变化无定,繁简不一;里面是中空的圆形——外方内圆,它是否蕴含了古人神往的天地合一?祭祀时用木棍从圆孔中穿过,象征人间通往神界的天梯。直到如今,在各种建筑物的外墙和立柱上,我们还会时常看见它的变异体,内里隐蔽的天梯延伸至数百米之上的高空,延伸至九天之外恒河沙数的星辰。那是考古学最早发轫的年代。一只又一只玉制的琮,从地面下被挖掘出来。出于对祖先的敬意,虔诚的仿制开始了。大约在东汉末年,中国人真正完成了从陶到瓷的过渡,一种完全崭新的物质由此诞生。光洁、轻盈、致密、坚硬,这是泥土、水与火焰共同完成的魔法。这是青瓷,一种最古老的瓷,在1300摄氏度以上的火焰中,釉料中的氧化铁呈现出玉的色彩和光泽,呈现出倒映在水中的青碧天色。那时候,青花瓷所需要的化学原料——钴,还没有从波斯来到中国;在青花的空隙间填色的斗彩,以及紧随其后的粉彩、珐琅彩和颜色釉,要直到数百年后,才会在这世间出现。那是属于青瓷的漫长世代。青瓷,连同隋代以后诞生的白瓷一起,共同模拟出古老中国最热爱的质地:玉。致密、坚硬、润泽。但我们对玉的迷恋不止源于这些。相比于西方人,中国人似乎更痴迷于物件的触感,所谓温润如玉,所谓肤如凝脂,是于视觉的美感之外,层层叠加的细腻触觉。面对钟爱的人和物,我们会忍不住伸出手去,一遍又一遍抚摸。对于包浆的推崇,大约也由此而起,同时涵纳了对时间的真实敬意。指尖上传达的质感与温度,使冷硬的器物有了生命和呼吸,灵魂的交接因而成为可能。多年以前,我在景德镇。一个个古窑看下来,对瓷的感知仍是云里雾里。一件器物,即使你知晓了它的前世今生,并不意味着可以同时洞悉它的美。知识与知觉分属两个坐标系,它们何时相遇于一个人的体内,电光石火之间,生成相见恨晚的绝弦知音,这一切全然无章可循。自小习惯了坑坑洼洼的铝制饭盒和豁口的粗瓷大碗,对餐具的理解止于其实用价值,这种美学认知的先天缺损,弥合它,需要舒缓柔滑的漫长时间。每一件成品美瓷都经历过生死涅槃,奇迹降临,虚空的艺术和科学在一件器物上真切呈现。它小夜曲般的弧度,来自于匠人与岁月共同打磨的美学眼光。在陶瓷作坊,每一个被问及行业秘诀的拉坯或利坯师傅,差不多都会告诉你,他们依赖于经验和触觉。拉坯用的是手和竹片,利坯用的是刀子,长长的刀柄贴近耳郭,指尖的神经末梢延展到刀刃上。哧哧哧,坯花飞溅,胎骨越削越薄,人和刀刃合而为一,游走在深渊边缘。依照约定俗成的老行规,瓷器出窑之前,瑕疵品会被击打粉碎,倾倒,掩埋。这些碎片携带着属于它们的秘密信息,其精美者,成为后人的宝贝。在天津,有一座瓷片打造的奇异宫殿——位于赤峰道上的“瓷房子”。在这幢民国时期的法式小洋楼的围墙、屋檐、墙壁以及天花板上,共镶嵌有七亿多块瓷片、一万三千多只古瓷瓶和四千多只古瓷碗碟,包括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和清代粉彩,它们被水泥浇铸或者由大理石胶粘贴,已经无法从这建筑上分割开来。第一次去,离开之前,我在纪念品店里看中了一枚青花残片,它只比一元硬币略大一点,釉质晶莹剔透,中间处只寥寥几笔,绘了一只雀跃的小兔。店员将它翻转过来,下方贴纸上标注着它的价钱:3200元,刚好是我心下估价的二倍。第二次再去,它不见了。这些年,我把家里的餐具换成了全套骨瓷和日式美浓烧,身为只会做几道家常菜的厨事小白,慢慢地,也知道什么样的菜品适宜盛进什么样的碗碟,知道皇家道尔顿为什么会被称作“白色金子”,知道古人何以甘愿费时费力,在一只笔洗上雕饰出精致的花纹。美的器物与好的生活原本彼此相称,它们是友伴,是爱侣,是一个人平凡此生中应得的奖励。

  作者简介:沙爽,作品散见《诗刊》《散文》《钟山》《天涯》《大家》等刊。出版有散文集《手语》《春天的自行车》《逆时光》《拈花》,长篇历史人物传记《桃花庵主——唐寅传》,历史随笔集《味道东坡》等。



编辑:蓝钦琪 来源: 2019-07-17 09:25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