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郑自荣: 转战“第二战场” 无愧军人本色

  记者 林欣颖 通讯员 叶丽媛

  “父亲曾在原泗源公社人武部工作,受他的影响很深,我从小就有当兵的愿望。”1979年,在郑自荣18岁那年应征入伍,经新兵集训后,被分配到青海省格尔木某雷达团,成为一名雷达兵。

  郑自荣谈起军旅生涯,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一幕幕认真生活的记忆。初到青藏高原上,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高原反应,感受到了雪域高原的寒冷和风沙。

  “动作不能太快,不然会有点呼吸困难。”但是雷达兵的工作要求郑自荣必须及时保障供电,不能耽误一秒钟。在海拔4000多米、零下30多度的情况下,为了保障供电,值班的战士半夜需要起床至少3次,对发电机进行加温。

  “一年最冷的时候,大雪封山,公路封道,物资不能运入,我们就齐心协力挖冰块、找食物,把冰融化后拿来做饭、洗漱,找到了食物大伙儿分着吃。”郑自荣说,军人要服从命令,既然被分配到高原上,即使是条件艰苦也要坚守岗位,到哪里就要站好哪里的岗,这是祖国的需要。就这样,郑自荣在高原上一待就是3年,每天清晨早起参加训练、夜晚值守工作,默默在边防奉献与坚守着,没有一天懈怠过。

  1982年,郑自荣退伍后自主择业,这时他收到母亲的来信,信中说起改革开放后村庄的变化发展,说起了父亲的身体需要照顾,希望他能够回到家乡。郑自荣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回到上垟镇花桥村。村民们对这位退伍军人非常信任,在大家的推举下,他当起了村委会主任。在他任职期间,村里办起了集体农场,有了成片的橘子林,还有了第一家木料加工厂。村民们白天务农,晚上就聚在小广场上观看露天电影,日子越发过得红火。

  2003年,父亲的病情恶化,需要更多的医疗费用,郑自荣决定前往温州某食品公司工作,负责食品运输。“部队教会了我不怕吃苦不怕困难,那时候我一天就能送27家的货,业绩做得非常好,半年后就当上了车队队长。”郑自荣说,在食品公司积累了一些经验后,他得到了承包浙江万里学院食堂的机会,每年有了30多万元的稳定收入。

  2018年,郑自荣再次回到了花桥村,这次的回乡在许多人眼里是难以理解的,他放弃了本来稳定的事业,办起了“龙泉市排头笋竹专业合作社”。

  “几年前,父母先后病逝,更早的时候,为了给他们治病,我卖掉了房子,用掉了所有积蓄,那段时间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多亏家乡的父老乡亲极力帮助,让我顺利渡过难关。”郑自荣说,他心中感激乡亲们,选择回到家乡办合作社,也是希望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

  自该合作社创立以来,郑自荣又凭借着军人的那股“蛮劲儿”,不断地打磨产品,做到精益求精。合作社一年的产值达到了180万元,并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口碑,于今年7月,在“百姓放心·浙江农业企业评选活动”中获得冠军,取得“AAA级放心企业”的荣誉称号,陆续接到了台州、温州、苏州、金华等地的订单。

  “自荣对我们很照顾,合作社里招聘的都是四、五十岁的当地村民,满足了大伙儿的就业。”村民王世妹说,有的时候厂里收购原料或者赶制订单时需要加班,大伙儿忙到晚上12点也毫无怨言,厂里有什么事情,只要自荣一个电话,他们就会赶到。

  “前阵子厂里购买机器需要大笔资金,一下子周转不开,这事被我的一位战友知道了,他二话不说就把钱打了过来。”郑自荣谈及军旅生涯,最大的收获便是结交了一群战友,“战友情谊深似海,他们就像亲人一样,始终陪伴左右、互相帮助,战友的情是一辈子要去珍惜的。”

  郑自荣说,现在国家对军人的各项优抚政策越来越好,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参军是一次改变人生、转变思想的崇高旅程,在军营里是好士兵,到了自主择业的“第二战场”也会是好样的。他用自身的实践告诉下一代人,当兵是一件永远不会后悔的事。



编辑:蓝钦琪 来源: 2019-08-23 10:48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