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一条岩樟溪串起一条绿色产业带

  昔日革命老区,今朝“绿富”高地。

  岩樟乡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1935年3月,刘英、粟裕率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后,岩樟成为红军的一块重要革命根据地,挺进师在该乡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活动,留下了大量红色遗存。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岩樟乡自然禀赋优越,尤其是岩樟溪两岸青山巍巍,绿水迢迢。2008年,该水系被确定为饮用水水源地,为市区10万市民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自此,岩樟将保护生态作为第一要义,不发展工业,不开设农家乐、民宿,保持最原始的自然风貌和生态景观,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乡和卫生乡。

  面对发展的受限,如何实现绿色振兴?近年来,岩樟乡村民们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探索“两山”转化通道,不断谱写“红绿”融合文章,沿着岩樟溪串起了一条绿色产业带。

  岩樟溪畔的坑源底村是中共龙泉县委旧址所在地,2013年,政府对旧址进行了修复,次年对外开放。同时,岩樟乡还以旧址为依托,全面提升打造红色文化,在村里建起了烈士纪念碑、红军亭、红军剧院、红军食堂等场所。

  通过挖掘本土红色资源,革命老区逐渐展现新容颜。村党支部书记叶建青说:“现在每年都有大批团队来此感受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革命精神,增强党性教育。仅今年,村里就已接待了30余批次参观团队。”

  除了红色文化,坑源底村还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于2014年的坑源底村猕猴桃种植基地,便是岩樟乡重点农业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超过了120亩。“这里是水源地,全乡禁止使用除草剂。”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邱连有介绍,5年前,他在住村干部的指导下,开始探索发展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新产业。

  自那时起,邱连有从四川等地引进了红阳、徐香、金艳、黄金果等多个猕猴桃品种,全部采用人工除草、物理杀虫的方式进行种植。没想到,由于生态环境好,加之无公害种植,这里出产的猕猴桃口感佳、甜度好,价格更是比市场同类产品高出一倍以上。尝到发展绿色产业甜头后的邱连有,从2017年开始,又带领村民发展黄桃、蟠桃等桃产业,不断在绿水青山中掘金挖银。

  离坑源底村不远的郑庄村曾是红军挺进师师部驻地。革命先辈粟裕、杨干凡、洪家云、谢文传、宣恩金等人就在郑庄老屋里活动过,如今老屋修葺一新,已被改造成了村文化礼堂,集中展示岩樟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

  在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指引下,郑庄村村民求是挺进、苦干实干,不断打开“两山”转化通道,将叶子变成票子,活树变成活钱。郑庄村磨石栏区块平均海拔1300米,那里有一片野生老茶,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2013年,邱丁长、叶光明等村民看到了商机,牵头创建了岩樟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发展生态野生茶。

  合作社成立6年来,邱丁长等人积极引导农民将荒地以出租、承包、合资或入股等形式参与到茶叶产业建设,稳步推进茶叶基地建设,不断提升茶叶品质。随着岩樟源茶叶品牌知名度的扩大,磨石栏茶叶已连续三年在深圳国际武林斗茶大会中斩获金奖。邱丁长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创收,每年单是劳务支出就有近20万元。

  除了发展猕猴桃产业和高山野生茶,岩樟乡还全力打造绿色无公害果蔬、中蜂养殖“甜蜜”事业与乡村漫游产业。2015年,村民邱菜琴在郑庄村建立了35亩高山蔬菜基地,每天将茄子、四季豆等新鲜蔬菜发往上海、宁波、杭州等地,每年光茄子一项收入就有60万元以上;叶颜英曾与丈夫在江西抚州等地养殖中蜂17年,2016年因环境的吸引来到岱岭村建起养蜂基地,养殖中蜂360余箱,一年获利超过了30万元;“华东古树第一村”的柳山头,以老区红色文化为平台,努力挖掘生态文化和特色文化,不断打响乡村红色休闲旅游品牌……

  如今的岩樟乡,生态农林业风生水起,不断构筑起水源地“绿”不可摧的坚实屏障,生动描绘出了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

  (原载8月28日《丽水日报》,记者徐小骏潘枫通讯员游燕萍)



编辑:张望 来源: 2019-09-04 14:47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