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贯彻落实龙泉教育提质大会精神,凝心聚力加快推进龙泉基础教育均衡而有质量的发展;如何利用好城区教育优势资源,带动外围及农村薄弱校更好地发展;如何寻求城乡教育共同体更加有效地融合,让教育惠及更多的群众。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市教育部门认真思考和对待的课题。
南秦教育集团下属二个紧密型校区,三个松散型校区,各校区教学资源参差不齐。集团决心以踏实苦干、拼搏进取的精神促进质量的提升,加大对校园文化、师资调配、教育教学活动等内在资源的整合力度。组建各学科大教研组、命题组等,通过到分校进行常规检查督促改进、积极送教等方式为分校区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能量。加强集团各校区之间的交流,全力破解发展短板,促进集团化办学健康、稳步、有序进行。集团本部邀请分校区老师参加培训、比赛、重要会议,本部师生也赴分校开展春游、运动会等活动,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呈现长期利好。
常规检查 督促改进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总校进一步规范和夯实教学常规,每月定期对各校区进行常规检查,明确各校区常规工作的薄弱点和增长点。结合常规检查,本部组织名优骨干教师到校区指导教学,带去优秀的教学经验。并及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及时反馈、有奖有罚。
开学第一个月,干净整洁有序的宏山小学书声琅琅,一派和谐。集团雷艳芬副校长带领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到宏山校区进行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和教学指导。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各学科教师走进宏山小学课堂随堂听课,向学校要“原汁原味”的常态教学,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聋哑人的举止特点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找关键词。”张裕琴老师以读感悟和找关键词的形式与学生探讨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沈季娥老师以精炼语言分析《威尼斯的小艇》,从字、词、段、文层层递进,让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展示给同学们威尼斯鲜活美好画面……
随后,检查组对宏山校区进行了教学常规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师备课材料、学生课堂作业本、作文本、生字抄写本及纠错本。接着,各检查人员就检查情况进行汇报,分享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的常态检查,该集团已经坚持了数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积极送教 提质增效
除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集团教导处还不定期组织优秀老师们赴分校开展送教活动,进一步发挥集团本部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集团校区间的互助交流。
5月25日,集团教导处组织优秀教师赴分校区上垟小学送教。在美术教室进行了常规检查;在党建室对四五六年级进行了教学质量分析,对期中检测和前几月达标检测以及上一学年的期末检测数据进行横向名次进退对比。对六年级的适应性检测数据和前几次月考的成绩,从关注率、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及排名几方面进行对比,还对各小题得分情况进行细致分析,让老师们明确自己的薄弱点,并找到增长点。
“要务实基础,重视积累,注重错题收集和强化训练;关注当堂落实,及时反馈;研究命题建议,利用好资料,在课堂中有效落实;复习资料专题整理要有实效,做题方法的引导,提升阅读量。”分析对比以后,雷艳芬对下一阶段的复习和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送教活动中,老师们给分校师生们带去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总部朱建珺老师巧妙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雷雨》,创设生动形象的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童伟萍老师有效整合新旧知识帮助学生有效梳理;叶艳梅老师《漫谈如何进行精准复习》深入浅出畅述复习课并非单纯的知识复习,而是知识点的重新整合、升华;周小娟老师诠释了一个有心教师的形象;徐晓晔老师同分校的潘梦瑶、叶兴伟、吴俊等科学任课教师就如何上好一堂科学课进行了经验交流。
检查组向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纪律情况进行了解。
集团送教活动为老师们搭建起了一个有效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们教学活动的复习新思路。教师们研中有悟,悟有所学,学有所用,收获满满。
各校区的教师也从原来害怕检查到欢迎
携手前行 再焕新彩
“集团领导必须牢记使命,要用锐意进取的精神、创新的意识,面对城乡教育差距,以无畏的勇气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供给,带领集团各校区携手前行。”集团负责人认为,在龙泉义务教育发展日趋优质均衡的背景下,集团需要有好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育人理念、教学方式。本部输出校园文化、管理理念、课改成果、师资资源和办学特色,以内涵影响分校,更好地带动分校区教育教学发展。
该集团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路上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成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集团总校校长任组长,各副校长任副组长,并实行领导跟班制。根据集团实际制定集团发展5年规划,《集团学校教育教学整改方案》《南秦教育集团毕业班教学质量提升的实施方案》等,定期对三至六年级各质量检测学科进行跟踪反馈,每月对五、六年级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达标抽测,并对进步班级及学生进行表彰。同时,定期举行教育教学诊断研讨会及教学质量分析会。上学年还建立了以4位校长为组长,名优教师、中层干部、教研组长为组员的推门听课小组,有对薄弱班级和学科的定点推门听课,有对全校教师的随机推门听课。听课教师做好听课记录,每次听后开展敞开式评课交流,从措施上加强指导和帮扶。同时,对各分校区的薄弱学科,尤其是非专业老师,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加强指导和管理。以精准作业为突破口,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切实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构建“30+10 ”教学模式,向40分钟要质量。加强学困生的帮扶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有效管理方式的落地生根,使集团分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有了诸多变化。分校区的一些成功经验也在本部予以推广,反过来促进了集团本部的发展。一系列努力使整个集团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做教育者,必须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百姓对教育的需求放在心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集团主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