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一家五代人见证近现代龙泉青瓷的发展变迁

  记者林欣颖

  龙泉,地处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三省边际,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青翠欲滴、温润如玉的艺术珍品——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世家陈坛根一家五代人以一件件不同时代的青瓷作品,记录着近现代龙泉青瓷的发展、壮大、衰落直至涅槃重生的过程,讲述着百余年的龙泉青瓷变迁的故事……

  创业时期栉风沐雨、胼手砥足

  位于上垟镇的龙泉古窑青瓷博物馆是由陈家的老厂改造的,里面展示了陈家几代人的青瓷作品。在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正在端详展览作品的陈坛根。今年70岁的陈坛根一辈子都在和青瓷打交道。他告诉记者,从爷爷陈福财那辈开始,陈家就一直从事制瓷行业,从清朝宣统年间到现在,一家五代人从未离开“青瓷圈子”。

  “爷爷在清末宣统年间跟着他的师傅烧制青瓷,到民国时期创办了‘裕行窑厂’,但当时由于受到窑基土地、资金等条件限制,规模还不大,一座龙窑仅7个窑间,一家老小全部参与制瓷的工作,还雇佣了4个工人,主要是烧制一些日用瓷和少量的仿古瓷。”陈坛根回忆起祖辈的制瓷历程,“爷爷给父亲取名‘陈裕行’,寄托着传承之意,父亲也一直在为此努力,但是到了父亲那一辈,制瓷行业的发展仍是艰难的,做那些金鱼碗、兰花碗,一只卖不到2毛钱,正因为这样,我从小就知道要从事制瓷行业需投入更多的耐心和毅力。”

  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浪潮中,陈家的“裕行窑厂”进行公私合营,成立“瓷业生产合作社”,陈裕行担任了第三社社长。1957年,陈家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周恩来总理下达“要恢复历史五大名窑生产”的指示,这给恢复中的龙泉窑添了一把火。1957年6月,“国营龙泉瓷厂”正式成立,并下设4个分厂,陈家的发展轨迹也随之而变。

  “自1957年之后,合作社改为‘国营龙泉瓷器厂第一分厂’,父亲在厂里先后担任了车间主任、技术厂长等职,直到1972年才退休。”陈坛根说,印象中的父亲似乎没有闲暇的日子,加班、管理、技术指导……哪里都有父亲忙碌的身影。

  陈坛根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从小就热爱青瓷艺术,希望继承父亲的志愿。1964年,陈坛根进入国营瓷厂工作。在他的记忆中,瓷厂的起步也是困难重重,在生产方向制定、生产技术水平、贸易环境形势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瓷厂建设初期的效益不尽如人意。

  但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练兵和生产研究,瓷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龙泉青瓷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陈坛根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掌握了青瓷胎、釉的合理配比与制瓷的整体流程,从压坯小工成长为技术副厂长。

  转轨时期不离不弃、默守求变

  “瓷厂的繁荣是从上世纪60年代持续到90年代,当时龙泉瓷在国际上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陈坛根告诉记者,当时总厂约有两三千名职工,厂周边还建起了配套设施,包括托儿所、幼儿园、职工子弟学校和医院等,那是瓷厂最辉煌的岁月。

  回忆起这段时光,陈坛根十分感慨。“当年陈家几乎全在厂里工作,陈家人亲眼见证了瓷厂的不断壮大,当时龙泉整个青瓷行业的出口和经济效益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一些青瓷艺术珍品还纷纷进入国家最高殿堂。”

  20世纪90年代,国营瓷厂改制后,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国有青瓷行业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生产停滞不前,大批职工下岗,瓷厂渐渐走向衰落。

  “我们一家人的生活都与这个厂休戚相关,对瓷厂、对青瓷都有着深厚的感情。”1996年,年近半百的陈坛根拿出全部家当买下一块60多平方米的空地,盖起厂房,决心自己闯一闯。在他的苦心经营下,瓷厂越办越好,不久后他又投资200多万元,买下国营老厂一幢300多平方米的老办公楼和4亩多土地,全面扩建厂房。

  到90年代末,市委、市政府提出“二次创业”,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龙泉青瓷产业在市场活力充分释放的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进一步复兴龙泉青瓷文化,政府还不遗余力地搭建平台,陆续建设了青瓷宝剑园区、青瓷宝剑大师园等。这回,陈坛根又投资600多万元打造了“坛根瓷苑”,陈家的青瓷事业也由此有了新阵地。

  “这十年来,青瓷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做日用瓷多,现在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买艺术瓷做装饰、收藏艺术瓷的老百姓越来越多,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更加关注精神需求,更热衷于追求青瓷的艺术。”陈坛根坦言,艺术需注重传承,在事业步上正轨之后,他也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专心致志地研究古瓷,希望以古为师、精进技艺。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坛根在书上看到了失传千年的冰裂纹。重重叠叠的细密纹片,似乎裂在不同的釉层之间,平面中裂纹透出纵深的立体感,釉面却没有纹片开裂线,光滑晶莹,自然雅致中给人以奇异美感和无穷意蕴,有种化腐朽为神奇之妙。从此,陈坛根对这个古老的青瓷器物魂牵梦萦,开始琢磨如何复烧出冰裂纹。

  “冰裂纹对胚和釉料的收缩比例要求很高,不能差一点。釉薄了,就不起纹片;釉厚了,烧制的时候不是把胚体拉裂、变形,就是釉面严重剥落。还有火候,也是很难控制,窑炉里一氧化碳淡了,釉色会跑出来;浓了,釉色又会吸烟变色。”就这样,制作,失败;失败,再做……六年如一日地实验,这份执着终于有了回报,冰裂纹的出现频率不断提升。2004年,陈坛根的“龙泉青瓷冰裂纹制作工艺技术”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

  “我们是手艺人,是匠人,所以最重要的是耐性,要沉得下心来,不能浮躁。传统的东西都是浮躁不得的。”陈坛根说,在历史的长河里,龙泉青瓷几经浮沉,经历了多番磨难,每每面临颓势之时,守艺人们都不离不弃、坚守传承,才得以让这份宝贵的遗产留存至今。

  创新时期不忘初心、开创未来

  “我觉得现在龙泉青瓷的发展已经超过了过去的鼎盛时期,并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陈坛根认为,如何去启发年轻人是他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要鼓励、指导年轻人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传承青瓷技艺。

  2017年,陈坛根在查田镇溪口村修建了一座龙窑,每年带着徒弟们进行三至五次的龙窑烧制,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多地了解青瓷的历史文化,也通过多次举办开窑活动,进一步向外界推广龙泉青瓷“人类非遗”的这张金名片。

  陈坛根的儿子陈华自幼就跟着父亲学习制瓷,少年时就熟练掌握了青瓷拉坯等技艺。此后,又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主修陶瓷美术设计专业,创作了一大批极富时代个性以及美学表达的作品,用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条追求青瓷设计创新的艺术之路。

  “陈家的青瓷事业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我一直记着父亲的话,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要注重学习临摹仿古造型。”陈华谈及自身的学习经历时说,前辈们用他们在工艺上、技术上的成熟经验,帮助后辈去完成新的理念设计,提高作品的成功率,作为年轻人,要更加注重技术学习和提升艺术修养,并与别的门类相融合,去探索龙泉青瓷更加长远的、合适的发展模式。

  受陈华的影响,妻子袁佑平也捏起了瓷土。袁佑平是湖北人,一开始对青瓷并不了解,但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她渐渐对青瓷美丽的造型和釉色着迷,开始自己动手制作。经过几十年的时间,袁佑平在青瓷创作上也多有收获,她所创作的《菠萝菠萝蜜》《有节》等作品在全国陶瓷大赛评比中赢得奖项,这让她倍感欣喜。“儿子现在还在上小学,年纪虽小,但每天都在接触青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对培养他的艺术欣赏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他未来能够热爱并传承青瓷艺术。”袁佑平说。

  在陈家展示厅里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张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瓷厂调研时的照片。每当有人问起这张照片的渊源,陈坛根的女婿李邦强总有说不完的美好回忆。

  “这是2003年8月8日上午,习近平同志来我们古窑瓷研究所参观调研时拍摄的。”李邦强说,“这些年来,陈家深刻牢记习总书记的寄语——龙泉青瓷是民族瑰宝,一定要好好保护、传承和弘扬。”

  为了践行这一嘱托,李邦强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恢复失传600多年的龙泉明代官窑青瓷传统制作技艺。找瓷土矿、拜访专家、查阅大量资料、开展百余次试验……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后,终于在2011年成功再现了当年大明官窑器的风采,为当代龙泉青瓷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孩子们也是耳濡目染,从小就喜欢玩泥巴,能用泥巴做各种造型。”李邦强向记者介绍,他的女儿李莹今年刚从美国留学归来,一回来,就整日和外甥、侄子们聚在一块儿玩泥做瓷。

  李莹告诉记者,她主修的是媒体和文化传播,出于对青瓷的热爱,她希望自己能够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在青瓷的文化推广上,不仅是当青瓷技艺的传承者,也要做青瓷文化的推广者和宣传者。

  在李莹看来,每个家庭成员各有特色:“外公陈坛根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年代,他的作品沉稳大气;舅舅陈华有着学院深造的经历,作品创新包容;父亲李邦强常年致力于恢复明代官窑传统烧制技艺,作品仿古典雅;舅妈袁佑平则有着女性的独特视角,作品生活气息浓郁。”

  百余年间,陈家人创作的龙泉青瓷作品,曾先后被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爱好者订购、收藏,大量作品获奖。陈家的展厅里,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一段段质朴的文字,都诉说着这个青瓷世家的传承与发展,既记录着陈家的故事,也折射着龙泉青瓷的变迁。可以说,陈家的故事正是龙泉青瓷变化发展进步的缩影。

  “父亲常说‘学做瓷要先学做人’,做人要认真踏实,青瓷事业也一样。若要制瓷,就要从原料开始抓,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一点马虎;若要办厂,就要办一个质量上乘的,对客户有交待的厂,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陈坛根说,成就一番事业非常不易。新一代的青瓷艺人站在新起点上,要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努力去传承和延续龙泉青瓷的根脉,让千年窑火薪传不熄。



编辑:吴必旺 来源: 2019-11-04 10:35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