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 徐龙年

  比喻,是人们说话及写诗作文使用频率极高的修辞手法之一。仅以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其创作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大类,其中的“比”,就是打比方,就是比喻。

  先看《魏风·硕鼠》,比喻手法的运用已相当娴熟:“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把不劳而获的奴隶主贵族比喻成大老鼠,隐含着强烈的讽刺性,多么形象,多么深刻!

  西汉枚乘的《七发》:“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蛾眉,伐性之斧。甘脆肥脓,腐肠之药。”进出乘车、从不走路,是麻痹瘫痪的先兆。常住深宫、不经风雨,是伤寒中暑的媒介。贪恋女色、沉溺情欲,是砍伐性命的利斧。甜食脆物、肥肉烈酒,是腐烂肠子的毒药。这四个比喻,切中肯綮,鞭辟入里,直至今天,还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唐代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催发万物萌芽成长的春风,比喻成巧裁柳叶的剪刀,贺知章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一人。

  唐代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颈联两句,诗人用“浮云”比喻友人,就像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谁也不知道会飘泊到何处;用“落日”比喻自己,那一轮西沉的红日缓缓落下,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

  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该诗把无风时的湖面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镜子,又把洞庭湖和湖中的君山比喻成白银盘和青螺,以丰富的想像及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面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雅坦荡的情致。

  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诗人在此处连用四个排比,每句都有比喻,极尽描绘阿房宫里荒淫无耻的生活场景,可谓一气呵成,为秦王朝的灭亡埋下了厚重的伏笔!

  唐代李煜的《虞美人》下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位南唐后主,无愧于“词帝”的美誉。他把心中的不尽哀愁,比喻成日夜向东奔流的一江春水,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之愁,立马变得有声音,有长度,有气势!

  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上阙:“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诗人把绿水比喻成眼波,把青山比喻成眉峰,发前人之所未发,让人读了赏心悦目。

  宋代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李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缓缓移动的中秋圆月,洒下万里清光,就像飞天的铜镜又一次被磨得光亮。作为一位改革家,诗人把收复失地的阻力,也是实现自我理想的阻力,比喻成“桂婆娑”,力图“斫去”;而借助神话故事来抒发情怀,又让该诗充满了超越现实的浪漫色彩。



编辑:张望 来源: 2019-11-08 14:04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