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穿上战袍,我是战士;脱下战袍,我是母亲。

——专访龙泉援鄂医务人员何莉洁

  记者 季丹 

  人物简介:何莉洁,39岁,龙泉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护士长,2001年参加工作。1月中旬以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何莉洁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加入市疫情防控小组,每天工作近16小时,几乎无暇照顾家人。随着疫情的发展,她又主动请战到湖北抗疫前线,在武汉奋战近50天,除了上班,还主动承担起丽水医疗分队对外联络及队员后勤服务关心关爱的工作。

  凯旋休整后,何莉洁向记者分享了此次援鄂的经历。

  记者:出征武汉之前,心里害怕么?

  何莉洁:说不害怕是假的,但在呼吸科工作10年,我已做好随时赴武汉的准备。当天凌晨2时,果真接到紧急驰援武汉的通知,丈夫得知我去意已决,默默把家里所有口罩、消毒液都塞进行李箱。儿子得知我即刻启程,伤心地躲在被子里哭。我在旁边默默地抹眼泪,相比害怕,我更多的是不舍、愧疚。女儿还这么小,正睡得香甜,不知道我又要离开她。但我知道这是我的职责,我必须去。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仍会毫无犹豫前往,还是会选择守护武汉,守护我们的国家,义无反顾!

  记者:在武汉主要负责什么工作?这期间觉得最辛苦的是什么?

  何莉洁:我所在的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是一支方舱医院分队,先后负责过黄陂、江夏日海、袁家台方舱内的工作。一个方舱有7个区、130多名病人,一人负责一区,除了打针、输液、心电监测等常规操作,还要负责照顾患者生活起居、送餐,协助老人上卫生间、洗发、换洗衣服等,工作琐碎又繁重。

  最辛苦的应该是每天连续工作6个小时,水米不进,精神高度紧绷。一个班下来,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又饿又累,鼻梁和耳朵被口罩勒得生疼,额头、脸颊处也被护目镜压出了红印, 经久不消。不仅挑战身体的极限,也在挑战心理上的极限。在抗“疫”一线的每个日夜,让我看到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但尽管如此,我们始终坚定一个信念:我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来添乱的。

  记者:在援鄂期间最感动的事是什么?

  何莉洁:其实这一次去武汉真的有太多太多感动的瞬间,病人的感恩、并肩作战的战友情谊、强悍到爆的后方关爱与支援,还有武汉人民的万众一心,每个场景都让我感动到流泪,也使逆境中的我充满力量。

  我记得那段时间,我和小伙伴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话语,纵然隔着层层防护装备,仍然能清晰地听到他们的言语,能感受到他们的心声,发自内心的那份感激之心。在他们眼里,我和小伙伴们就是黎明之前的阳光,会照亮他们,照亮武汉,照亮中国,战胜疫情。

  离开武汉前,我和小伙伴与相处多日的病人告别。他们不顾身上的病痛,坚持要站起来,相互搀扶,艰难挪动,送我们到门口。他们满脸不舍,嘴里还说着让我们照顾好自己,当时我内心受到很大的冲击,很感动。因为我觉得病人在经历着痛苦的同时,还能替他人着想,很难得。

  记者:这次援鄂经历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

  何莉洁:这次援鄂经历,让我看到了我们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无论是在医疗还是在物资方面都体现出了无比的强大。作为一名援鄂的医务人员,我们毫无顾虑地向前冲,什么都不怕,因为在我们身后是强大的祖国,还有时刻关心我们的亲人、朋友。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让我更加坚信了战胜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决心。

  如果用一句话送给在这段特殊旅程中的自己,那就是此生无憾、无悔!武汉见证了美丽与悲壮,也见证了我们的努力和艰辛。此生不负华夏,回来亦是少年,致敬所有伟大的平凡!

  记者手记:对于从事医务工作十多年的何莉洁来说,援鄂经历将成为她一生难忘的特殊回忆。在采访中,提及家人、朋友、同事,何莉洁数度哽咽,她说“希望早日战胜这场疫情,归还所有人一个圆满的家!”这是她的心声,也是每一位援鄂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相信只要我们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定执着,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坚韧不拔,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坚毅顽强,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20-05-08 08:24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