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见过龙竹古樟,而且不止一次,然而都是路过,仅仅从车上一瞥它的高大,一掠而过,其妙处就无法领略。
这次去八都镇采风,镇里的干部将龙竹古樟隆重推出,并介绍了一些有关古樟的轶事。于是这古樟在我的心目中便显得愈发的高大凝重起来,不拜望一下怕是夜里也睡不安稳了。
樟树别名香樟、木樟、乌樟、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据说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在南方,樟树很有些神木的味道,我认识的以樟树命名的人不下几十人,樟树儿、樟树奶、樟树妹,不胜枚举。儿时,家父就不止一次嘱咐,樟树是神木,大多用来雕刻佛像或做高档家具,决不能砍了当柴烧。因此,上山砍柴时,樟树是断然不敢砍的。我的一个远房堂哥因伐了一棵千年古樟卖钱,第二年竟然暴病而亡。尽管这纯属巧合,但是樟树在我的心目中一直很神秘。
龙竹古樟位于八都镇龙竹村新田街自然村的月台山脚,松岭公路就从古樟的树荫下通过。时值盛夏,正是古樟最浓绿的时候,离古樟尚有一里多地,那高大威严的浓绿就透过车窗逼来,让人油然而生敬畏之情。来到古樟下,抬头望去,硕大无比的树冠遮天蔽日,让人有置身森林中的感觉。古樟躯干庞大,布满了灰褐色的纵向裂纹,估计要有七、八人才能合围。古樟在离地三、四米的地方分叉,五、六个树叉,每一个树叉都是森林中的“巨人”。
树下的地面都用水泥浇筑过,五、六个老人正在树荫下纳凉闲谈。老人们得知我们是远道而来看古樟的,也便都来了兴致,纷纷说起了古樟。老人们也说不出古樟矗立这里有多少年头了,只是听老辈人说,自打有了龙竹村就有这棵古樟了,他们的一辈子都与这棵古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儿时,他们在古樟下嬉戏。年轻时,他们在古樟下谈论着村里的大小事情,有许多影响他们一生命运的决定就是在古樟下做出的。到了老年,他们在古樟下说前朝后汉,感叹世态炎凉。古樟,已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一个姓雷的老汉说起了一段古樟与人的往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古樟的空心躯干里盘踞着一条碗口粗的蝮蛇,离古樟十几米的地方住着一个孤老太婆,古樟的一个空心树根伸展到老太婆的屋里。每年的夏天,这条蝮蛇就会遁着古樟的空心树根游到老太婆家里,盘踞在老太婆床前的空地上,默默地呆着,第二天早上又回到古樟的空心躯干中。孤身一人的老太婆长夜寂寞的时候,会对着蝮蛇诉说往事,蝮蛇会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有时竟然会冲老太婆点头。就这样,人蛇和谐共处了十几年。后来,古樟遭遇到了一次雷击,一个树叉被雷电击中,劈成了两半,蝮蛇不知是死于雷电,还是另觅了新居,从此不知所终。过了没几天,老太婆也溘然而逝。
一个姓陈的老人说,有关古樟的传说很多,附近的村民都将古樟视为神木,每年都有许多村民带着儿女在古樟下跪拜,认古樟为“爷”,就连福建、安徽等地也会有人远道而来。据粗略估计,认龙竹古樟为“爷”的不下千人。每月的初一、十五,许多村民都会到古樟下上一柱香,许一个心愿,祈祷家人平安,村庄兴旺。古樟,已经成了龙竹村及其附近村民的精神图腾。
江西婺源有个严田古樟民俗园,老树古藤,亭台楼阁,天光云影,游客甚众。我想,龙竹古樟是否也可以建个什么园,且不说附近风光旖旎,单就那人蛇和谐共处的故事就相当有吸引力,那正是我们现在要圆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梦。说不定也会游人如织,古樟不仅仅是村民们的精神图腾,还会成为村民的摇钱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