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浙江在线·龙泉支站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 龙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28;空气质量等级:优;PM2.5日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搜索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仙宫湖观钓

□青 野
       应文联之邀,我和许多文友去首届道太钓鱼节凑热闹。同样也来赶热闹的还有众多的摄影家,尽管他们大包小包挎着,长枪短炮端着,一副摩拳擦掌的劲头,到底喧宾夺不了主。钓鱼节真正的主角是钓鱼协会的钓手们,道太乡政府特意为他们组织了一场赛事。供职各行各业、身处四面八方的钓手相约仙宫湖畔,各展英姿,一试身手。
       钓手们在曲线柔美的湖岸摆开架势,鱼饵划着弧线奔向钓手心中理想的位置,身后拖着微微闪光的丝线,“哧哧”作响,“噗”地一声沉入湖底。湖面轻轻泛起涟漪,平静安详。但谁都明白,一场以人的智慧与鱼的本能之间的较量,将在碧绿如蓝的湖水里展开。深秋的朝阳照耀在钓手们身上,一个个早早地如湖面的粼光灿烂辉煌起来。他们撑起太阳伞,湖岸边立即绽放一朵朵硕大的花。身后的树大多绿意盎然,惟有枫叶兴奋地涨起一酡红晕。
       趁钓手们蓄势待发的当儿,组织者领我们乘上小船,向着远离钓场的水域而去。湖上泛舟,是一件惬意的事。湖面像宽广的绸缎在两条山脉之间铺展,蜿蜿蜒蜒,寻不着出路,滑腻而澄静。蓝天青山倒映湖中,感觉天有多高,湖就有多深,人便在两个天空间漂游。小船驶过,划出两道水浪,秋波频送,将脚下的世界揉皱,晃荡起伏,反而缥缈生动。
       仙宫湖形成不过二十多年光景。原为瓯江上游龙泉溪中段,是龙泉自古与外界交往的主航道;江边公路,又是外面世界的现代文明灌输龙泉的命脉。道太成为一方门户,山清水秀,风光怡人。筑坝蓄水后,道太成了山区水乡,高峡出平湖,刚柔相济,自是另一番美景,是为仙宫湖。
       游览久了,感觉仙宫湖的色彩有些单调。除了头顶之上的白云蓝天,俱是满眼的碧绿。偶尔碰上捕鱼的小船,还有湖边零星的钓者,间或山中冒出黑瓦的农舍,都会给我们一丝喜悦。有人说,你这叫身在福中不知福,为了保护这份白云蓝天青山,国家投入多少资金,道太人又作出多大牺牲,而身处喧嚣之地的人们又是怎样的羡慕与向往。
       我们就近选了一座古窑址去观赏,山坡上惟有树林与茂盛的杂草,不见往日神采,想像不出当年的繁华。拨开草丛,果然有瓷片无数,捡起来,拭去泥土,釉彩光亮依然,反射着历史的光芒,分明又是一座宝藏。这个曾被历史恩宠的娇儿,又被历史的尘埃封存了面目,个中是非曲直,留给后人太多的沉思与启迪。组织者说,如何将道太这道物质与精神、历史与现代交织起来的大餐呈献给世人,就有请各位献计献策了。
       突然回过神来,感觉自己上当,被钓鱼节的组织者们钩住了。但这种上钩既快乐也责无旁贷,不管是用我们的笔还是闪光的相机,我们都会心甘情愿地将仙宫湖、将道太、将故乡用力地抛撒出去,吸引更多的人。我们似乎又成了鱼饵,在打窝、在放长线,被抛向无边的山河,垂钓更多更大的鱼。但不管钓住了谁,被钓者同样也会神往、快乐,乃至留恋。
       湖边的钓手们不知钓绩如何,有无决出雌雄,而钓鱼节的组织者正挥动一根无形的或者说是巨形的钓竿,在钓取道太的发展与繁荣,我们隐隐约约能感受到巨大的成果。这样的垂钓,需要大智慧,大手笔,是互利双赢的,是最为和谐的。观摩这样的钓技,才明白,谁是最高境界的钓手,是神钓!


编辑:季靓 来源:今日龙泉 2008-11-17 15:43



龙泉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