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成工作拖拉的原因
一是对目标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在追查工作拖拉现象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拖拉者检讨自己:对该项工作重视不够,或者忘了、没注意到等之类的悔过之辞。道理很简单,因为对要做的目标工作的重要性、实质内容与规律性等都未认识到位,甚至存在误解或反感情绪,当然不会积极努力去做。即便去做了,也可能是被动应付,出工不出力,对要做工作的复杂性与难度估计不足,准备不够,仓促上阵,操作不当,被动局面自然形成,拖拉现象由此而生。
二是对目标工作的胜任能力不足。目标工作有难有易的确不假,可是同一目标工作交给两个能力悬殊的人去做,结果往往也会大不一样。因此,有些目标工作效率低下,进展缓慢,甚至做不好、完不成的原因,不是工作不努力,而是工作能力实在太差,力不从心,难以满足完成目标工作的需要所致。
三是对完成目标工作心存私心杂念。有些目标工作,相应难度不大,却总是看不到理想的工作进展与成果。追问起来,不少人还会找些表面现象与十分牵强的理由来掩盖真相、粉饰成绩或者推托责任。其实背后还兼顾有私情、私利、关系、交易等不愿公开的秘密,有意敷衍塞责、拖延时间或不了了之,甚至开倒车。这是私心杂念在作怪,导致指导思想、工作动机甚至工作立场出了问题。
四是内部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现象。在推进目标工作过程中,有些工作团队风气不正、管控松懈、协调不力,内部经常发生部门之间、人员之间互相推托,互不配合,各不买账,相互指责,互相埋怨的推诿扯皮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成为推进目标工作的负能量、绊脚石,影响目标工作的圆满完成。
五是管理目标工作的体制机制欠科学。有些工作的拖拉,还真的不能全怪具体操作人员办事不力,而是因为管理目标工作的体制机制畸形残缺或者脱离实际、欠科学造成的。譬如职能交叉,分工不细,责任不清,考核不严,干好干坏一个样,致使相互推诿,缺乏动力;控制过剩,条条框框、办事环节过多,致使有力使不上;不得要领,控制不当,管理混乱,工作无序,致使具体操作人员效率低下,事倍功半等都会造成工作拖拉。
六是多种原因交集叠加造成工作拖拉。在追查工作拖拉现象时,我们发现最多的还是上述原因中的几种交集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有时还会夹杂一些如顾虑过多、为求完美而错失良机;自卑胆怯、缺失信心而裹足不前;方法不对,走了弯路;装备落后,难以保障工作的需要;工作对象极其恶劣,顽固不化等其他方面的原因。
二、减少工作拖拉的种种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目标工作千差万别,情况各有不同。领导者在交付工作任务时,应视目标工作的复杂程度与经办人的不同情况,做好战前动员,讲清说透目标工作的相关事项。想方设法让经办人充分认识目标工作的重要性、实质内容、规律性以及责任考核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经办人能积极主动围绕目标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明察秋毫,统筹兼顾,制定行动计划,未雨绸缪,做好应急预案,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确保目标工作的圆满完成。
(二)强化胜任能力。除了在交付工作任务时抓好有针对性的应急培训外,还应该千方百计加强平时的系统教育与知识更新。除了可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强化培训教育外,还应该建立强有力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自觉努力学习、自学成才,包括参加学历、职称、执业资格等方面的提升考试,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及时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与先进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成业务精通、水平高超的工作能手,保持足够的胜任能力,随时随地、游刃有余地沉着应对工作过程中突如其来、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创造性地完成目标工作。
(三)扫除私心杂念。领导者必须重视构筑切实可行的惩防体系,包括:严惩以身试法者,使人不敢徇私枉法;建立回避制度,从派工上避开一些可以回避的私心杂念;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免疫力;强化内控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铲除一切可能滋生腐败的土壤,使私心杂念无处着陆,难以实现,促使员工自觉排除私心杂念,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把目标工作推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加强过程监管。领导者对目标工作不仅要做好事先调查筹划、事后考核总结,还应该准确选择控制关键点和观察角度,加强对目标工作进程中的控制与监管,及时发现目标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脱离实际、偏离航向、推诿扯皮等问题,做好督促指导、排忧解难、纠正偏差与亡羊补牢工作,为员工树立信心,少走弯路,圆满完成目标工作服务。
(五)完善体制机制。内部体制机制解决的是如何有效组织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改造劳动对象的问题,也属劳动管理方式的范畴。它涵盖机构设置、职能分工、工作流程、内控制度、业绩考核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单位职能运行的框架、肢体与逻辑,对目标工作的推进会起到促进或者阻碍作用。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建立切实可行、科学完善的内部体制机制,才会促进目标工作的高效完成。否则,就会成为推进目标工作的障碍。
(六)重视综合治理。影响工作效率、造成工作拖拉的原因很多。要消除拖拉,高效完成目标工作,仅靠前面提到的只涉及劳动者与劳动管理方式两个因素的对策是不够的,还要积极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装备武装劳动者,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预先改良劳动对象,全方位地对劳动进行综合治理——达到全面提升和优化所有会造成工作拖拉的劳动要素与管理方式。争取以一流的劳动者搭配一流的劳动工具,应对改良过的劳动对象,并辅以科学有效的劳动管理方式,创造出最佳的劳动过程,才能又好又快地完成各项目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