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泉新闻网 >> 剑瓷龙泉 >>正文

由器见道话青瓷

2021-01-29 来源:今日龙泉 记者:
徐殷作品:《一带一路》

  北京APEC峰会、G20杭州峰会、金砖五国峰会、“一带一路”北京峰会……伴随着作为国礼一次次在国际重要会议中频频亮相,精美的龙泉青瓷成为中国神韵的一道耀眼风景……

  前不久,第三届中国工匠大会在杭州召开,徐殷作为唯一受邀的龙泉青瓷工匠,担负着龙泉青瓷推广“大使”的重任,他几次对笔者说,希望能更多报道和推广龙泉青瓷。

推陈出新 法古宜今

  徐殷到底是怎样一位龙泉青瓷的匠人和守护人?首都博物馆研究员、著名陶瓷鉴定专家王春城与徐殷因青瓷而结缘,多年来目睹了他的创作之路,王春城对徐殷的印象是,“其作品有端庄者,有雍容者,有典雅者,有皇家大气者,承古不泥古,大胆创新,自成一家”。

  徐殷自小就在瓷土堆里玩耍,与青瓷结下了不解之缘,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日复一日的执着,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

  如今,徐殷已经在青瓷的传承和创新道路上坚守了整整30年,对龙泉青瓷学术研究和烧制技艺创新开发,龙泉青瓷工艺设计、生产管理、釉料研究、烧制成型,徐殷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青瓷行业摸爬滚打30年,徐殷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尤其是独创的“佳之韵”浮雕瓷画,成为龙泉青瓷的首个发明专利。该产品既体现了龙泉青瓷“晶莹剔透、古朴端庄、高雅清醇”的特色,又将诗书及雕刻艺术融为一体,使浮雕瓷画的色彩更为绚丽,内容更为丰富,表现力更强,装饰效果更突出,且具有不变形、不褪色、不陈旧,绿色环保之优点,是一种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新型高档装饰品。“浮雕瓷画”的问世,开辟了龙泉青瓷及各类陶瓷工艺品的新天地,突破了龙泉青瓷瓶瓶罐罐的传统造型,让千年青瓷第一次从架台上走到了墙上,是龙泉青瓷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创新。徐殷先后设计出近300余种优秀新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专家及收藏家的肯定,并频频获得国际、国内各项大奖。

  在徐殷眼中,龙泉青瓷独到之处,在于其无与伦比的青釉之美。龙泉青瓷施用的釉料经历了由石灰釉,向石灰碱釉的改进。南宋中期,龙泉窑反复研究追求其釉料的最佳组合,使其釉色达到青翠秀丽的境界。石灰碱釉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实现了龙泉青瓷釉色质的飞跃,登上了我国青瓷釉色的顶峰。而铁胎龙泉青瓷,是龙泉窑青瓷之上品,烧制难度大,一直成为青瓷艺人追求的方向。从艺以来,徐殷在铁胎与青釉结合方面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利用本地原矿,从坯泥、釉料等方面入手,在天青、粉青、梅子青等釉料配比,铁胎龙泉青瓷工艺难点攻克、造型突破等方面,进行反复试验研究,青釉表现达到南宋龙泉青瓷顶尖水平,铁胎青瓷造型更加丰富,成品率也不断提升。

  2019年,徐殷一组铁胎作品《华夏遗蕴——文房拾遗》,成功获得十项外观设计专利。华夏遗韵之文房拾遗系列作品,是徐殷近年来的又一精品力作,该系列包含了笔筒、镇纸、砚滴、印奁、香炉……林林总总十数件文房器,每样都结合了传统国学之哲理,阴阳五行、日月星辰、思想感悟等等,中华传统文化在同一系列作品中被融为一体,蕴含了个体证悟后的巧思,也蕴含了徐殷大胆、梦幻般的设计理念,有匠心无匠俗,可称他又一杰出代表作。

龙泉青瓷 极简之美

  龙泉,地处浙西南一隅,因龙泉青瓷和龙泉宝剑而闻名于世,传唱千年。自古以来,一代又一代的龙泉青瓷、宝剑艺术巨匠,也因这两件大自然赐予龙泉的宝物而千古流芳。

  龙泉青瓷始于三国西晋,盛于南宋。从唐朝到宋朝,审美可谓拐了一个大弯。跟随着徐殷的描述,笔者仿佛穿越到了南宋,由唐代花花绿绿、浓脂艳抹的风格,突然转向南宋淡雅的极简美学。相当于街头绿衣红裤、锣鼓喧天的东北大妈腰鼓队,突然画风一转,变成西湖断桥上一身素雅、吴侬软语的小百花越剧团。审美风格的转换,也影响了青瓷制作。青瓷的造型简单准确,到了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的地步,没有一点多余。

  徐殷喜爱青瓷气质朴素无华但又蕴含独特的气韵,宛如大家闺秀。它无需向外张扬,却让你时时知道它的存在,感受到它素雅却自信的美感。青瓷的美,与宋人追求返璞归真的自然主义不无关系。正是宋徽宗这位艺术皇帝,构成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更为庞大且更有文化素养的阶层。由此,青瓷就极大地倾注了这种浓厚的人文色彩,并上升到一种透彻了悟的哲学高度。龙泉青瓷的魅力,美在七分人为,三分天成。窑火炼烧下,因着釉的流留作用,在器物上产生了过渡色。积釉薄厚,如水墨渲染,是符合宋代审美,可寄托宋人闲逸之心的。龙泉青瓷与宋画,有着异曲同工的共通之处,两者的大美都呈现在留白的地方。

  青瓷的釉所展现的特征是淳朴、自然、大气,但是无法让人一眼看透,使得瓷器的美学含义和科技含量,都达到了中国陶瓷历史的巅峰。宋官窑瓷器中,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这或许与宋人崇尚接近自然的青色釉有关。其实,魏晋时期青瓷已经风行,这种崇尚青瓷的审美,到了宋代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崇和发展。龙泉青瓷分两个窑系,一个是哥窑,一个是弟窑,哥窑会开片,弟窑开慢片。哥窑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是有生命的,它可以跟你对话,一千年、两千年都在裂,你会经常听到“噹”的声音。弟窑的神奇之处在它春夏秋冬、早晚阴晴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绿色。

  宋徽宗提出“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标准,偏于一隅的南宋朝廷,被苏杭的青山绿水迷住,以绿色为基调的釉色从此大受欢迎。自此,龙泉青瓷迎来了大发展的时代,烧造出令世人惊叹的梅子青和粉青瓷器。南宋虽然只延续了一百多年。但梅子青和粉青瓷器,却成为永恒的美,成为传世艺术品。

  在徐殷眼中,龙泉青瓷的美不仅在外表,更在其内蕴。龙泉青瓷五美并臻,兼具水墨渲染之美、含蓄之美、残缺之美、自然之美和简约之美。不仅如此,一枚小小之器,还能融会儒释道和周易文化。他轻举起手边的茶盏,解说其详:釉质自然流淌,道法自然,蕴含道家思想;青色含蓄内敛,毫不张扬,深合儒学思想;整体以莲瓣为造型,体现佛学思想;纹饰取意扭转乾坤,切中周易文化。眼所见为器,器承载了形而上的道,是谓以器见道。超然技艺之上,探究意境之美,方为大观。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

  “自古陶瓷重青品”,青瓷是中国的母亲瓷,是中国瓷器的源头。中国的青瓷生产历经多个朝代,在明代以前一直代表中国陶瓷美的最高形态。青瓷的意蕴具有深沉、素雅和静谧的特征,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简约旷达、情境相融的境界,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投合了历代文人雅士心胸旷达、隐居不仕的情趣,成为他们恬淡闲逸生活的良伴。

  徐殷一直坚信,龙泉青瓷的根基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儒、释、道、周易的文化,它的魂是什么?就是由器见道的“道”,也就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徐殷看来,青瓷意境的精髓就是把审视人、审视自然联系起来,融入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他说,青瓷是个统称,它是瓷之家、之根、之魂,宋五大名窑中,有四大属于青瓷,官、哥、汝、钧都是青瓷,只有定窑不是,它是白瓷。

  青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龙泉青釉瓷就是诸多青瓷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在三国两晋时期,龙泉人在烧制陶瓷过程中孕育出大自然的生命色——青绿,并赋青瓷予永恒的灵性,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龙泉青釉瓷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共同演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龙泉青瓷制作过程中,虽然经过多次施釉的工艺,但釉层绝不沉重、模糊。釉色如湖水般莹澈,具有厚釉施透之感,匀净稳定已经成为龙泉青釉瓷的一般标准。优秀的作品还需粹美、滋润、柔和。越优秀的作品越自然,雅静相宜,回归自然之美。这与道家思想的精髓不谋而合,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龙泉人将青山、绿水、蓝天和草地般苍翠的青色溶进一遍又一遍的釉层,然后厚釉烧成瓷器。其釉质恬静淡雅,犹如美玉,凝聚自然界的生命之色,把美荟萃于优雅的造型和如玉的釉质。尤其釉色纯正的粉青和梅子青,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和“夺得千峰翠色来”的气势完美地演绎出来,尽揽自然之苍葱与润泽,与道家思想合二为一。

  龙泉青釉瓷器有日用的盘、碗、杯、洗、瓶等,也有仿古的陈设器和祭器,造型千变万化,种类繁多。器形有的是婉约精致有的是阳刚大气,但器型都工巧端正自然,追求和谐、圆满、中和之美。又如其釉色的追求,以粉青、梅子青为代表的釉色之美,以多次施釉的工艺,令釉层苍翠欲滴,把中国“青釉之美”演绎到极致。

  自古以来,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艺术技艺的追求上,中国人都讲究和谐、圆满、对称、均衡的哲学。龙泉青釉瓷的器型看起来堂堂正正,视觉上和谐,造型上圆满,体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范。

天下龙泉 匠心开物

  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被收入的陶瓷类烧制技艺。

  徐殷向笔者娓娓道来青瓷在世界文化交往中的前世与今生。

  瓷器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和象征,龙泉青瓷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被誉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美国、英国等众多国家的知名博物馆里都有收藏。2007年,“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来的瓷器大多出于龙泉窑系。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场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窑系。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包括粉碎、淘洗、陈腐、练泥、成型、晾干、修坯、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烧成13道工序。在1700余年的传承过程中,这些工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青瓷烧制技艺。龙泉青瓷在宋元时期达到鼎盛,至清代逐渐衰落,晚清后曾一度停烧,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生产。现代龙泉青瓷经过50年的恢复发展,重新又走到了巅峰时期。

  龙泉青瓷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在世界早已享有盛誉,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使者。从考古发现看,出土龙泉青瓷的宋、元、明时期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同时,作为宋、元、明时期中国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之一,龙泉青瓷也出现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东非、南非和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量的遗址都出土有龙泉青瓷,而且很多国家也有龙泉青瓷完整器传世,这体现了龙泉青瓷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布和使用情况。

  近年来,龙泉青瓷相继在G20杭州峰会等国际大会大放异彩,得到了广泛关注。当地以青瓷文化为主题创建的中国青瓷小镇,打造“青瓷+”产业链,现在前来感受、体验、品赏千年青瓷文化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龙泉市约有1.6万人从事青瓷行业,近5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

  徐殷告诉笔者,他所创作的“一带一路”为主题的青瓷作品,就是要积极搭建龙泉青瓷文化与国际交流的平台,促进龙泉青瓷文化更多地走出国门、更好地走向世界。他还对笔者谈起几年前与日本有千年历史的著名陶瓷品牌“备前烧”传承人小野的一段佳话,当徐殷把自己精心制作的一套青瓷茶礼赠送给小野时,这个年届七旬的老匠人激动万分,竟以下跪接礼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这让徐殷实在不知所措,他告诉笔者,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近年来,在推广龙泉青瓷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徐殷频频有新的作品面世,其代表作《神州龙吟尊》在巴黎卢浮宫展出,《一带一路》作品在联合国总部巡展,其部分作品还被蒙古国博物馆收藏。

  徐殷对笔者介绍,龙泉青瓷有悠久的烧制历史,从业人员众多,但研究介绍龙泉青瓷的书籍较少,于是他希望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起来,丰富对龙泉青瓷文化和价值的探究。即将出版的《道与器》专著,共分10个主题,5万多字,计划于今年正式出版,《道与器》一书有忆历史、赏器形、品釉色等篇章,一定程度阐释了龙泉青瓷为何而美,龙泉青瓷的价值所在。

  徐殷在创作中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在推广龙泉青瓷文化事业上也是不遗余力,他曾说,除了创作更多道法自然、推陈出新的青瓷作品之外,他还将笔耕不辍,尽一己微薄之力,以文字的形式将青瓷这项华夏遗蕴推广于世,肩负青瓷守护人和传承人的使命和责任。

  (原载:2021年1月25日《企业家日报》,作者:傅立钢,原标题:徐殷说青瓷,有删减)

徐殷作品:《华夏遗蕴——文房拾遗》
编辑:季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