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龙泉
- 新浪微博
-
今日龙泉
-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道与器》:宋韵文化视角下的青瓷专著
日前,龙泉青瓷艺人徐殷著、龙泉市博物馆编的《道与器:中国传统文化——龙泉青瓷》一书,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片宋瓷,一部中国文化史。”在宋韵文化的视角下感悟、品味龙泉青瓷,是《道与器》的最大亮点,也是该书区别于同类书籍的一大特色。
《道与器》一书分为:忆历史、赏器型、品釉色、观纹饰、辩特征、思意境、悟品位、话美学、聊收藏、谈创新等十个篇章,首都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陶瓷鉴定专家王春城,龙泉青瓷收藏鉴赏家、中国台湾台中市龙泉青瓷展馆“舍得芸集”艺术顾问阮明智分别作序,全书约15万字,图文并茂、装帧考究、品位高雅。
徐殷,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丽水市首席技师,龙泉佳之韵青瓷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自幼在瓷土堆里玩泥巴长大,源于融入血脉的情结,长大后一直在龙泉青瓷行业打拼,首创青瓷浮雕瓷画这一全新艺术形式,并获得龙泉青瓷界首个国家专利。近年来,徐殷转向专攻烧制难度最大的铁胎青瓷,其成品率极低的作品为藏家所追逐。这也是他出于对宋韵文化的景仰和宋官窑青瓷的敬慕之所为。他认为,虽然前途布满荆棘,但身为龙泉青瓷一分子,如此方能不愧古圣,不辱先贤。
宋代,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韵文化,灼灼其华,千年流芳。有着1600余年历史的龙泉窑,南宋时期达到了巅峰。宋代龙泉窑青瓷美在简洁,美在自然。造型上追求质朴、自然的典雅之美,倾向于天然去雕饰,返璞归真;釉色上讲究色调单一,喜欢天青、粉青、梅子青这种接近大自然的色调,把“纯天然”之美推向极致,同时体现了那个时代追求细腻纯净、深沉高雅的美学风韵。
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前不久召开的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要在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龙泉青瓷是宋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实施,龙泉青瓷必将迎来千载难逢的新机遇,作为当代龙泉青瓷艺人,既时不我待,更任重道远。”徐殷说。
记者 吴向东
沙漠之舟
序一
我与徐殷因青瓷而结缘,又因有相同的磁场而结为挚友。
多年来,我目睹了他的独创巧作——他除了继承并发扬古代龙泉青瓷的立件制作技艺,还结合明清时期的文化特色,制作出了形式多样的轿瓶和青瓷浮雕瓷画,丰富了龙泉青瓷的造型设计。
形制上,其承古创新兼而有之。有端庄者,有雍容者,有典雅者,有大气者……承古却不泥古,大胆创新,自成一家。
至于釉色方面,徐殷更是不遗余力地孜孜探索,努力寻找可为釉料的新的天然原材,冀望在既有的青瓷釉色上有所增益,进而突破革新。
在不断的试炼中,他获得了相当的成就,尤以梅子青釉色为最,已达到一新世人耳目之成果,这与他的执着是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铁胎青瓷烧制难,永远是制瓷艺人的噩梦,但其尤受宋代皇家喜爱,最大原因应该就是其深谧釉色之难得。铁胎青瓷的坯子含铁量很高,但这种坯子却是釉水的天敌,欲将釉料附着于上且毫不违和是绝对的难题,迄今许多人仍在这一领域探索。再加上含铁量高的坯子在高温下极易软化变形,成型非常不易。两大难题令许多制瓷艺人对烧制铁胎青瓷望而却步。
徐殷却反其道而行,说是对他自己的挑战也行,其实这就是他的执着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也只有具有这种精神,匠人方才配称匠人。
徐殷烧制成了多件铁胎作品,常有人将他的作品与宋代官窑烧制的器物相比较。这些作品真乃得来不易,是在不断的失败挫折中屡败屡战、再接再厉的成果,从材料、工艺角度印证了龙泉曾为宋代烧制官窑之窑场的事实。徐殷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他不仅在创作中展现自身的艺术才华,在推广龙泉青瓷文化事业上更是不遗余力。在过去的数年里,于微信朋友圈每日发布一则或数则有关龙泉青瓷方面的文章,广泛地介绍相关知识,他的文章饱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智识,体现了古来先贤们的思想结晶,是珍贵的人生哲学。
徐君的文章篇篇凝练精辟,言简意赅,将伟大的中华文化精神表现于文字之中,对大众起了深且广的教育作用。
徐殷曾说,发布这些文字是他对自己的承诺,是他不可推卸的任务,今后仍将笔耕不辍,尽一己微薄之力,将华夏遗蕴推广于世,肩负起青瓷大师的使命和责任。
今徐殷大师将数年来之文字集结成册,嘱作引言,末学不揣鄙陋,谨为之序。
王春城(首都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陶瓷鉴定专家)
序二
徐殷,世居文化古镇浙江龙泉,1969年生,幼受儒训,出入有度,侍亲至孝,谨守礼教。现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丽水市首席技师。
徐殷勤学不倦,浸淫于千年宋代美学文化中,汲取其极简、极朴之文化精髓,融入胎泥之中,创出龙泉青瓷新的“道”“器”精神。
2010年,“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将徐殷列为第二层次人才,对他而言,这是对他过去一切努力的肯定。因为这一荣誉极为难得,入选者必须是专业领域内的拔尖人才,有一定的学术与创新素养,对个人而言,这是莫大的肯定与荣耀。
徐殷为人谦让克己,胸怀仁厚,然而其作品却足高气强,独树一帜。无论大器小品,皆深具个人风格,尤因其对釉色之烧成独具心得,而执光色于股掌之间,因器而色,因色而器,方寸捏拿恰到好处,无所逾越。龙泉青瓷独有之粉青、梅子青釉色在徐殷手里似乎突然间得到了释放,尽情地向世人展示风情。粉青似青带粉,似晨曦透薄雾,釉面青光和煦,影随光移,深浅幻化。梅子青色浓釉厚,从黄绿过渡到黄绿,再过渡到绿绿,再到蓝绿、绿蓝,形成了一道丰富的色带,翠色穿眼欲滴,直透心扉。
作品中之大器者形制端庄,或高雅,或华贵,无不庄严肃穆;小品者釉色深渗,釉光沉敛,静置如钟坐,不因器小而显轻浮。器形做工极尽精致,釉色洗练如天工再现,令人望之欣然,幽情雅趣油然而生,诚为极品、逸品。
徐殷近几年来致力于恢复宋代官窑之风华。众所周知,宋代官窑为皇家所定制,多为铁胎厚釉,质量要求十分严格,传世作品今只见于北京、台北及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其中真正无瑕者却如凤毛麟角,一器难求。徐殷不畏艰难,屡败屡起,在不断试炼中获一定之心得,并用于创作,然而仍难逃铁胎与釉水是对立天敌的宿命。
面对困难,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二是接受挑战。徐殷选择了后者,虽难,却毅然而行。
今日,他于万难中终烧成器物数件,与宋官窑作品相较,应是工力悉敌。观其新作,想必可为经典。
徐殷曾自谦:“拟不揣浅陋,谨以芹曝之献,以飨识者。”此言实乃过谦,观其新作前无古人,确为不凡,今为之记,并为之献予同好者。
斯人斯事,天工开物,典藏徐殷作品尤如典藏文化,欣赏徐殷作品正好可以接近艺术。
阮明智(龙泉青瓷收藏鉴赏家、中国台湾台中市龙泉青瓷展馆“舍得芸集”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