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龙泉
- 新浪微博
-
今日龙泉
-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优”无止境 “营”在龙泉
记者 林欣颖 通讯员 杨晓微 张梦雅 林子馨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企业主体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良好的营商环境须臾不可或缺。
今年以来,我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引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促经济大盘之“稳”、谋发展质效之“进”,切实强化战略考量、优化顶层设计,改革攻坚、创新突破,有效推动体制机制、制度架构、流程方式、工具手段等全方位、多维度、系统性重塑变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区。
定好“路线图”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好,但还可以更好。”从走出去到回乡来,在外经商多年的叶建明直言,企业项目落地,无非就考虑两个环境,一个是硬件投资环境,一个是软件投资环境。
可以肯定的是,近些年我市的营商环境值得“叫好”,不少企业看好龙泉、落地龙泉。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我市营商环境“不叫座”,仍存在着惠企政策落地难、企业生产支撑弱、政务审批梗阻多、执法管理头路杂、招标投标监管弱、干部作风效能差等问题。
为了加快补齐短板,破解顽瘴痼疾,让营商环境既“叫好”又“叫座”,我市决定把强化顶层设计作为整治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为我市定下明晰的改革“路线图”。
今年以来,我市专门组建了由书记、市长总负责的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区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七组”,并配套推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强针对性、具操作性的政策文件。截至目前,我市各相关单位共出台或起草涉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各类规章政策 25 份,内容涵盖“两个健康”示范区创建、数字化场景建设、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优化司法服务、优化行政执法方式等。
从“有”到“优”,我市沿着既定“路线图”继续深化改革,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聚心推进“12345”,锚定打造“丽水前列、全省一流”营商环境这一目标,聚焦“办事不求人”“无事不打扰”两大标准,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三大导向,彰显全周期、全天候、无差别、数字化四大特点,在优化政务服务、强化要素保障、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企业家地位、提升作风效能等方面下真功夫,驰而不息优化营商环境,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强磁场”。
按下“快进键”
把优化营商环境当做关全局、利长远的系统工程来抓,我市决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当前,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岗位都“闻令而动”,把自己当成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守好阵地,履职尽责。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构建“部门协同、各有侧重、广泛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体系,大力开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上门为企业送去定制“法律服务包”,常态化组织法律服务团走访企业,解答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设立“助企观察点”,选派“助企观察员”,常态化听取企业反映和司法诉求……对涉企违法犯罪、损害企业家合法权益和涉企疑难案件协调处理等工作重点,以钢牙啃硬骨头,用猛药来治沉疴。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最多评一次”改革中对涉企鉴定评估实行清单管理,推行“免评估”“多评合一”“一评多用”等举措,涉企鉴定评估减少超24%;推进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企业注销“一件事”、涉企证照“一网联办”等工作,大大缩短办理时长;开展星级窗口服务评比,进一步激励先进、树立典型,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让企业发展在改革中获得更大包容和更优环境。
“千名干部驻千企”活动持续开展,干部通过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反映强烈的各类“成长中的烦恼”,将“烦恼”收集整合、分门别类,更加精准地为企业解决涉及政策、信息、资金、科技、人才、审批等各方面问题。1—2月,已累计为企业减负2.19亿元,完成担保金额3.38亿元。
按下“快进键”的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正在掀起一阵阵热潮。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当看客做过客,每一个主体都应该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奋进之姿,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主动意识,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优化营商环境,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全力打造龙泉营商环境升级版。
营造“暖环境”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开展作风效能革命,出台一系列以“实干实绩、争先创优”为鲜明导向的政策举措,聚焦干部队伍思想政治问题、精神状态问题、能力水平问题,全力以赴把“好作风”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周永嘉是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安全环保科的一名干部,3月23日上午,他像往常一样去走访企业。他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企业了解情况、收集难题。
“多来现场看看,才能及时发现企业的困难。”在走访过程中,周永嘉发现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一处隐患,于是他叫来同事,一起为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体检”。“为了避免企业因安全生产问题受到处罚,我们把‘服务’做在前,通过前期培训、为企业做‘体检’等各种方式,为企业排隐患、防风险、解困扰。”
周永嘉随手翻开工作记录本的一页,项目备案、环评验收、变压器安装、管网建设、污染防治……企业反映的每一项问题都被仔细记录下来,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做不同备注,有待办理的,有正在协调的,有已经完成的。这样的走访记录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
在这场“革命”中,我市有越来越多的机关干部明白一个道理,干部的“辛苦指数”可以换来经济的“增长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早在今年2月中旬,我市高规格召开千人规模的全市营商环境建设、作风效能革命大会,明确提出要牢树一个理念: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像对待科学家一样对待企业家。
为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龙泉市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实施意见》《龙泉市关于设立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的实施意见》《龙泉市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相继出台,创新推出“品质龙商”建设,推进“龙商心向党”价值提升、“龙商摇篮”培训平台建设、“品质龙商”素质提升等“八大行动”,在积极打造营商“暖环境”的同时,积极促进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成长,让企业家更有存在感、获得感和价值感。
“我们企业真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关爱和尊重,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亲切,也让民营企业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无限生机。”浙江龙声工艺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少青表示,企业要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相信龙泉的企业团结一心、担当作为,一定能战胜困难,为龙泉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奋进。
营商环境的好坏、作风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地区发展的差距,直观表现是经济数据的差距,更深层次是企业质量效益的差距,归根到底是营商环境、作风效能的差距。
没有最优,只有更优;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区,是一场关乎全局、决定未来的持久战,任重而道远。
正因如此,越需要全市干部群众以奋力一跃的姿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精益求精,在流程重塑再造上下实功夫,在破解治理藩篱上啃硬骨头。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用思想的力量催动改革的步伐,以科学的方法善作善成,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共同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大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