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龙泉
- 新浪微博
-
今日龙泉
-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共富工坊”铺就家门口的“致富路”
记者 叶萍 黄睿 通讯员 夏柳希
“我是居住在这个小区的陪读奶奶,来这里3年了,之前小孩去上学了我待在家里没事情可做,现在我一个月通过在工坊兼职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也不影响照顾小孩。”在西街街道上城花园的蒋达琼巾帼“共富工坊”内,居民郑孝珍高兴地说道,幸好有“共富工坊”,让她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
“共富工坊”建设是我市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市立足山区发展实际,以实施“红耀剑瓷、奔跑共富”工程为牵引,以党建联建为纽带、以产业升级为导向,以“扩中”“提低”为主攻方向,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有效链接企业、村(社)两端供需,通过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多措并举打造独具龙泉特色的“共富工坊”。
“上城花园是一个异地搬迁小区,我了解了一下,这里陪读妇女比较多,在这里打造‘共富工坊’,可以让她们在家门口就拥有就业平台。”蒋达琼告诉记者,如今她的工坊已经颇具规模,几个点位加起来共解决妇女就业人数300余人。
在我市,像蒋达琼巾帼“共富工坊”这样的平台还有很多。艺廊陶瓷“共富工坊”车间内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一个个陶瓷酒瓶被贴上包装“走”下生产线,装车运往外地市场。工人张学芬说,她是一名“70后”的员工,经过朋友介绍到艺廊陶瓷“共富工坊”上班,现在一个月可以拿到4000多元的工资,生活很稳定。
据了解,我市“共富工坊”建设依托党建联建机制,统筹资源、整合力量、集成政策、全链服务,推动村(社)企党组织结对共建,有机融合了剑瓷、食用菌、高山蔬菜、乡村旅游、来料加工、电商直播等产业,利用农村党群服务阵地、闲置房屋土地等创办工坊,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群体就地就近就业,提升农渔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专业化组织程度,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共富工坊”60家,带动40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平均每人每年增收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