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龙泉
- 新浪微博
-
今日龙泉
-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美酒飘香
快过年了,长于做家酿酒的妻子,又开始忙于做家酿酒了。这不,上午刚上粮店买来一大袋60斤珍珠似的糯米,下午又上步行街西街头,买酿酒发酵用的红粬去了。
你可别以为买一下糯米、红粬很简单,很容易。如果买不对,买的是进口的像丝苗米那样细长的小糯米,不是本地产的椭圆形的大糯米;买的红粬发酵充分,两指一捏就成粉末。我家那位呀,这方面的经验可丰富啦!她那些同学啊,同事啊都常常拜她为师,请她带她们去挑去买呢。
这做家酿酒为什么非用糯米、红粬来酿不可,而不能用籼米和粳米来酿造呢?因为糯米营养丰富,为温补强身食品,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缓解作用,还具有补中益气、补脾暖胃的作用。
这红粬呢,由曲霉科真菌红曲霉的菌丝体,寄生在粳米上发酵而成,色彩鲜艳,宛如朱丹,具有降压、降脂,活血化淤、健脾消食的功效。
这二者一结合发生化学作用,酿出来清醇、芳香、红得发绿的家酿酒,有提神解乏、益气活血、美容养颜的功效,还具驱寒祛湿、活血化淤之功。酒还能壮胆,令人开心,消愁,笑逐颜开,所以为历代官宦、文人墨客和广大人民群众所热爱,从而有了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酒逢知己千杯少,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迈。在我们浙南,凡女子生小孩,坐月子期间,除用农家鸡、猪脚补养身子外,还有喝家酿酒煮红糖、核桃、鸡蛋补养身子的传统习俗。
买来糯米与红粬后,可不是随时就可以动手酿的喔。还得翻开《通书》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因为古人曰,“甲乙造酒清如镜,丙丁两日似醋形。戌己似泥壬癸淡,庚日清来辛日酸”。经过反复斟酌筛选,妻子决定于今年农历10月14日,“清如镜”的甲子日做家酿酒。
13日一大早,我驱车前往离家4里外的凤凰山脚,用洁净的塑料桶,按一斤糯米放一斤半水的比例,取来90斤清澈、纯净、甘甜的山泉水。将水烧开,再倒到一楼柴火间里的陶瓷酒缸中晾凉。然后按10斤糯米、1斤红粬的比例放进绛红色的红粬,让其先浸泡出味。当晚,妻子便又将60斤糯米倒到不锈钢桶中,用自来水浸泡至天亮。
14日一大早,妻子生起“三星炉”,拿出大铁锅架上,放水烧开。再在锅里置上饭甑,开始将糯米洗净、倒入,盖上盖子。大约蒸半小时,饭甑上方四周就开始热气腾腾冒上乳白色的热气。上气后再篜半个小时,一甑晶莹剔透、香甜四溢的白花花糯米饭便蒸好了。将糯米饭倒到竹篾席摊凉,然后开始篜第二甑。等两甑都蒸熟摊凉,再将糯米饭收拢倒到楼下的酒缸里,用双手将成团的米饭弄散,糯米饭与红粬充分拌匀,充分融合,再盖上圆形的木板缸盖,让其自行发酵。
第二天上午掀开缸盖,经过一夜的发酵,一股淡淡的酒香已扑鼻而来。只见昨天还雪白的糯米饭,已变成了绛红色。均匀地混杂在糯米中的红粬呢?则变成了黑红色。而昨天还沉浸在凉粬水下的糯米与红粬,已鼓胀到酒缸面了。到了第三天,楼上去上班、买菜的邻居们,便这个叫“哇,谁家酿酒呀?好香啊!”,那个说“什么东西这么香的?”。还能有什么东西?酒呗!俗话不是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吗?
第三天上午,妻子拿着“酒趟”去打酒。打酒?怎么打呢?其实就是将鼓浮在上面的绛红色的糯米饭与粬,由内而外地向下按压,以利发酵。一缸酒酿下后一般连续打按上个五六回,就可让其自行继续发酵了。约20来天,一缸酒便彻底发酵完毕。酒缸面便不再有饭粬浮在上面,而是全部都沉到缸底,上方便只见红得发绿,香气扑鼻的清澈家酿酒了。酒酿清后,再让酒与糟在缸里呆上个20天,再用“酒抽”将酒抽上来,装进陶瓷酒坛里封起来慢慢享用了。
每当过年过节,或家里来了客人,我们便打开酒坛,将自制的家酿酒舀进锡酒壶中,放开水里一加热,那酒的香味啊,五层楼上的人家都能闻到。每当这时,我就会举杯放声唱起著名歌唱家,李光羲老师唱的“美酒飘香,歌声飞……舒心的酒啊浓又美,千杯万盏也不醉”的《祝酒歌》,向客人们一个个敬酒。客人们呢,便个个喝得红光满面,直呼过瘾。
每当这时,我便会想起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爱喝一口酒的父亲,拎着一个可装500毫升酒的空盐水瓶,到镇上供销社买来一斤黄酒过大年的情景;想起爱酒,却没钱买酒,酒瘾来时,仰起脖子,将瓶里残留的最后一滴酒滴进嘴里,然后啧啧啧有声地抿动着干瘪的两唇,下巴那撮山羊胡子不停颤动着的伯父……
对此,我想:现在的生活啊,即使与强盛的唐朝社会生活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啊!
龙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传东
编辑|张望
责编|王苏珍
终审|潘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