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龙泉
- 新浪微博
-
今日龙泉
-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五把金钥匙 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记者 胡春麟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2022年以来,我市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30424元。
第1把金钥匙:科学种植促增收
2022年8月,在兰巨乡梅垟村的再生稻种植基地,400亩的“甬优1526”再生稻头季亩产值达699.9公斤,刷新了再生稻头季稻亩产最高纪录。
种植户雷少伟说,再生稻头季较单季稻要早熟近1个月,新米提前上市很受欢迎,每亩再生稻要比单季稻增收800—1000元。
市农业农村局粮油站工作人员介绍:“经过这两年的摸索,种植大户对于再生稻的种植技术有了明显提升。2022年,在实行统一育秧、进行基质育秧以及壮苗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第二季产量相对去年也有增长的趋势。”
2022年,我市粮食生产多措并举,实现了水稻新品种制种、优选稻种、机械化耕种、收割以及烘干、储藏、销售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和机械设备的应用。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8.7万亩,粮食生产稳中有增,种粮农户收入不断增加。
第2把金钥匙:双强行动促增收
八都镇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里,布置着科技感满满的机械设备。“这个机器每小时可育苗500—600盘,差不多能满足50亩地的种植需求,是人工的5到6倍。”在育苗基地里,最让基地负责人感到满意的装备还是自动播种机。“机器精量播种,每一穴都能达到单粒播种,苗长出来以后整齐、强壮,而且还能控制它的水肥条件,幼苗的品质更好。”
集约化育苗场智能化提升改造方案,是我市对“双强行动”的进一步探索。此外,我市还搭建了现代化栽培管理体系,推广运用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等技术,减少种植过程中的人工干预,提升育种效率,目前,已建设数字化育苗基地200余亩,与传统育种方式相比节约人力成本超40%,增产率达到75%。
通过农业双强行动,“龙泉茄”一年来的产值达到了可观的1亿元,大大助力了农民增收。
第3把金钥匙:扩大就业促增收
蒋海林是小梅镇孙坑村的低收入农户,夫妻俩因为身体原因干不了重活,村里举办的来料加工共富学堂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有钱赚。
“村里对我们很照顾,还教我们来料加工的方法。现在各项政策都很好,累计做到5000元还有1000元的奖励呢!”蒋海林说,夫妻俩会更加努力干活。
竹垟畲族乡金田村发挥食用菌主导产业优势,积极探索“企业+低收入农户+基地”的模式,建设低收入农户食用菌共富基地,精准帮扶,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推动共同富裕。
2022年以来,全村食用菌产值1000多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0多元,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小木耳”成了低收入农户的“致富宝”,走出了“先富带后富”的山区路子。
同时,我市着力强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生态搬迁、金融扶贫、低保兜底、结对帮扶等精准扶贫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丽水市“8个万元”系列富民增收行动和“农民增收十五条意见”,出台《龙泉市低收入农户菜单式产业增收项目管理办法》,低收入农户实施“短平快”的“种养加”项目补助上限从5000元提高到6000元,组织3040户参与项目实施,落实补助资金750万元,较好地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
第4把金钥匙:产业兴旺促增收
产业是农民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一直以来,食用菌产业在我市种植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农民增收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菌菇产值更是超过10亿元。
特别是在去年11月份召开的第三届中国(龙泉)灵芝大会暨龙泉人才科技峰会上,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戎卫东发布了《2022中国灵芝区域品牌价值榜单》,其中龙泉灵芝以44.96亿的品牌价值(含龙泉灵芝孢子粉14.49亿)荣登榜单,位居全国前列。
灵芝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有力带动了群众就业,灵芝基地每年每亩可产灵芝孢子粉750斤、灵芝600斤,扣除成本,亩均产值净收入可达3万元,有效促进了芝农增收。发展灵芝产业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以特色产业“小切口”拓宽了共同富裕“新空间”。
第5把金钥匙:深化改革促增收
2022年7月份,我市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1+10”政策文本,成为丽水市首个启动并稳慎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工作的县(市),明确了改革实施村范围内的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可以进行登记、抵押及再流转,最高年限为20年。
2022年12月,来自浙江海宁的两位客商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成功登记办理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证。这是我市发出的首批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证,标志着我市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初显成效。
客商汤亚勤告诉记者,仙仁村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村庄基础设施较完善,符合发展农家乐(民宿)产业,希望通过流转的方式,将农户手中沉睡的闲置资产盘活起来,推动农民村庄“双增收”。
“村里还有一部分闲置农房(宅基地),以后都可以借鉴这种规范的流转模式进行统一打包流转给客商或进行招商引资,形成规模流转和连片开发模式,发展农家乐(民宿)经济,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仙仁村党支部副书记邱宗金表示,农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证保障了流转双方权益,有效实现了外来资本对乡村发展的激活作用。
截至2022年底,我市实施闲置宅基地(农房)盘活利用试点村3个,新盘活闲置农房586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