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泉新闻网 >> 今日龙泉 >>正文

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生命线”

——专访龙泉市委书记王忠宝
2023-03-24 来源:今日龙泉 记者:《丽水日报》记者 刘淑芳 叶炜婷

  “像保护绿水青山一样保护营商环境”

  记者:龙泉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引领龙泉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龙泉为什么将优化营商环境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

  王忠宝:地区发展的差距,直观表现是经济数据的差距,更深层次是企业质量效益的差距,实际上更多是营商环境的差距。

  当前的龙泉,正处在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期,无论是促进产业转型、调优发展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做大经济总量,还是融入大循环、服务新格局,都迫切需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最佳保障的、最有序的社会外部环境,来培育综合竞争新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

  今年,浙江“开年第一会”明确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所以,我们更要久久为功,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生命线”,像呵护青瓷宝剑一样呵护营商环境,像保护绿水青山一样保护营商环境。

  记者:过去这一年多时间里,龙泉通过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什么要抓“两个健康”?

  王忠宝: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感受最直接,企业家最有发言权。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龙泉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迈向共同富裕就会失去支撑。

  回溯龙泉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民营经济对龙泉发展功不可没。无论是企业数量、工业产值,还是就业人数、营业收入、上缴税费,占比均超过90%以上。步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实现“全面复兴剑瓷之都、奋力打造品质龙泉”奋斗目标,民营经济始终是龙泉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创业创新的主战场、富民增收的主引擎,广大企业家始终是龙泉最具活力的群体、最为稀缺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

  记者:在这过程中,龙泉具体是怎么做的?

  王忠宝:我们说的抓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抓的就是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抓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就是推动民营企业家高素质成长。展开来说,主要是打造“四个环境”:

  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法治环境是营商环境最根本的保障,我们主要从制度、法律层面细化落实具体措施,切实保护企业家合法财产、创新权益、自主经营权不受侵犯。比如,去年我们打出“扫黑除恶打霸治闹惩痞”系列组合拳,聚焦招投标、机制砂等重点领域,严厉查处了一批扰企损企行为。

  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要素保障是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一方面,我们聚力破解企业成长过程中对“地、钱、人”等生产要素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把“非禁即入”原则、“无信不立”理念等落实到位,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效率最高的政务环境。优化政务环境,首先需要政策支撑。去年,我们从政策集成的角度,研究制订各类政策130余项,给企业、老百姓构建了一个最优惠的政策体系。除了出政策,我们在政务服务提升上也花了很多功夫。特别是行政审批方面,我们创新实施了“最多评一次” “项目投资极简审批”等一系列改革,涉企鉴定评估减少25%,一般企业投资工业项目前期审批时间提速64.7%。

  尊崇礼遇的社会环境。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我们一直努力给广大企业家营造一个“办事不求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社会环境。通俗地讲,就是企业管好围墙内的事,政府管好围墙外的事。对于企业来讲,政府应该像空气一样,不需要你的时候,就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但憋屈的时候、大口呼吸的时候,你能支撑它的机体运作。

  

  “以刀刃向内、猛药去疴的决心开展作风效能革命”

  记者: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龙泉还同步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干部作风效能革命,这样部署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忠宝:干部队伍的作风效能强不强,关系到营商环境的好不好。而作风效能强不强,关键看群众乐不乐意、企业开不开心。从我刚到龙泉时的前期调研来看,龙泉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但对标新形势、新要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不相匹配的地方。

  好的作风效能,它不能从外部引进,只能靠自身培育。所以,我们要以刀刃向内、猛药去疴的决心,真刀真枪地开展作风效能革命。

  记者:作风效能革命的效果导向是怎么考量的?

  王忠宝:考绩实绩是考量工作的标尺,我们要打造企业型政府,以企业精神来改革政府。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以KPI考核为导向的干部实绩考评系统,将所有科室、所有干部都纳入进来,实行全员考绩。

  在指标确定上,既有“报题”指标又有“点题”指标,重点聚焦发展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看攻坚、见行动;在载体设计上,组织开展“乡镇互看互学、部门互比互评”活动,创新推行“揭榜挂帅+点兵点将”“实绩晾晒+赛马比拼”等机制,营造“全员争先、全速争先”浓厚氛围;在奖项分配上,看实干、重实绩,重点工作突破大、难点攻坚完成好、争先进位特别明显的予以重奖,不设名额限制、不搞平均分配。

  龙泉市领导也一样,我们把任务分解到“八重”工作清单当中,每个季度进行实绩述职,指标靠后还要做表态发言,就是要让他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体现公平公正、实干实绩这样一个导向。

  记者:今年龙泉市三级干部大会多了一些不同惯例的安排,比如让在2022年度“万人双评议”排名末位的中层科室、基层站所负责人上台“红脸”“出汗”,并以直播形式接受老百姓“阅卷”。这会不会让人下不来台?

  王忠宝:干部作风建设要抓实见效,让群众评议差的上上“曝光台”是必要的。站、所、队、科、窗是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一线阵地,他们的一言一行关乎着党委政府形象。所以,去年我们推出了“争先创优强效能”万人双评议活动,对部门中层科室和基层站所进行多维度、常态化、全覆盖的评议监督。

  在提升作风效能上,我们下的是真功夫。比如在省委布署的“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中,我们将作风效能革命与社会治理攻坚、营商环境提升两大行动相结合,把企业、群众反映的历史遗留问题一一梳理出来,新官理旧账,由龙泉市四套班子领导牵头攻坚,逐一落实销号。

  我一直认为,对于干部成长来说,严管才是厚爱。所以,我们深入开展正风肃纪“月亮行动”,用心办好“龙泉聚焦”“阅卷”等问政监督栏目,抓早抓小抓经常,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从严从实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同时辅以小惩大戒,防止“小错”酿成“大祸”。

  记者:一年多来,龙泉干部的表现如何?

  王忠宝:我们干部作风转变成效还是明显的,虽然我大多时候都在“找茬”。很多时候,看见大家为干事创业拼尽全力的样子,内心非常感动。比如去年“6·20”特大暴雨抢险救灾中,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有前不久的北互通连接线区块征收工作,我们的干部只用25天时间就完成181户房屋征收工作,做成了十余年来想干的事等等,都充分展示了龙泉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过硬作风。

  

  “振兴工业,重塑区域竞争新优势”

  记者:通过一年多的营商环境建设和作风效能革命,龙泉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王忠宝:通过去年一系列举措,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在丽水市2022年营商环境大比拼中,龙泉的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在四季度跃升到第一;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1.8%,排名丽水第二;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引进高校毕业生6386人,青年创业团队158支,新增C类以上高层次人才18人,均创历史新高等。

  记者:是不是可以说,已经达到既定的目标了?

  王忠宝: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最终还是为了发展产业。对于龙泉来说,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生态工业,潜力在生态工业,希望也在生态工业。但是,由于产业根基、企业基础都不强,加上交通相对偏远,招商引资压力也很大。去年我们更多的是在做打基础、立长远的事,所以体现在指标上,数据并不是很漂亮。

  但是,对于今年的发展,我们是很有信心的。比如在项目落地方面,今年年初集中开工了26个大项目;“十条重点产业链”的谋划,已经有几批项目在招了,其中有几个项目马上就可以落地。通过几年的努力打基础,筑牢产业“硬底盘”,实体经济崛起,发展速度就加快了。

  记者:在外界眼中,龙泉的产业特色很鲜明、很有潜力,比如剑瓷、灵芝、汽车空调等都颇具知名度。为什么说龙泉产业发展还很弱呢?

  王忠宝:我们虽然有青瓷宝剑、灵芝等特色产业,可是,这些产业对于龙泉的税收贡献率不大。当然,我们依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特色产业是很好的富民产业,比如龙泉大概有六七万人从事这两个行业,一个小小的家庭作坊或者工作室,一年平均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更好一点的能达到一两百万元。还有一个数据是,龙泉城乡居民收入排名丽水第二,这也说明我们的民是富的。

  但是民富不等于市强,龙泉要强市,必须要靠生态工业。可是,目前龙泉的工业主导产业不强、企业规模偏小。像汽车空调产业,只有40多家规上企业,去年规上工业产值也只有70多亿元,一些发达地区的一个企业产值都不止于此。所以,我们必须振兴工业,奋力实现富民与强市“两手硬”。

  记者:山区县振兴工业并不容易,龙泉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王忠宝:要实现工业振兴,龙泉还面临着缺龙头企业、缺人才、缺科技创新等困境,最关键的还是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带动。

  大企业很重要,大企业能带动产业链发展、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吸引高端人才纷至沓来。所以在培植深耕于本地产业链的同时,必须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战略性先导工程,下大力气招大引强。

  记者:具体怎么做?

  王忠宝:招大引强,不仅是要到外面去招引,还要注重原本产业链上的主体培育。培育主体,这也是我们这一年多时间里在做的一件大事,去年我们新增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实现破零,今年我们要力争10亿元以上企业破零。我们的目标是“既要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又能够实现小企业铺天盖地”。每一个大企业都是由小微企业成长而来的,我们希望能够把本地小微企业一个个做实,最后成长出几家大企业。

  记者:缺地缺发展空间,是丽水各地发展的共同“烦恼”。在这方面,龙泉有何解决方案?

  王忠宝:龙泉发展确实很缺空间。去年一年,龙泉可用的工业用地只有二三百亩,很多在谈的大项目就是因为这个落不了地。现在,我们通过三种途径来破题。

  首先是拓增量。去年,龙泉启动了6000多亩的工业用地开发,像生态产业平台、塔石岭后和项坊等等。今年,有三个地块已经招投标了,下步准备启动“开山造地”,也就是低丘缓坡开发,新增工业空间1500亩以上。

  其次是优存量。通过打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战、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开展“五未”用地整治等举措,确保闲置用地清零。去年,我们盘活低效用地1079亩,今年要持续加大力度。

  第三是做变量。通过农村宅基地复垦、抛荒土地整治等土地空间整理,激活土地资源要素。

  

  “心系百姓,是为官者应有的责任和情怀”

  记者:去年,龙泉的教育改革在业界掀起了一场风暴,深受群众好评。对于发展民生事业,龙泉是怎么思考和布局的?

  王忠宝:去年,我们重点抓教育综合改革,在绩效管理、“县中崛起”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在2023年高考首考中,龙泉一中420分以上、400分以上人数均有大幅度增长,位列丽水第三,创历史最好成绩;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龙泉分院开办,填补龙泉高等教育空白等。

  今年,我们要做医疗振兴、文化振兴。比如目前我们正在全域布局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两房”建设,持续加大游步道系统建设等,努力把龙泉打造成一座可慢行、可阅读、可感知的城市。

  城市有温度,幸福有质感。对于龙泉来说,做优做强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事业,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需要。这些不强,人才也留不住。

  记者:我在采访时有个感受,龙泉很多改革都很超前。在做这些超前的革新时,不免会得罪一些人?

  王忠宝:我经常讲,我们要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做一个有良心的从政者。我一直认为,现在所干的事情如果是90%的老百姓希望干的,说不定干这些事已经太迟了。现在干的事情如果是30%、40%的老百姓希望干的,而有60%、70%的老百姓觉得太超前,那有可能恰恰是最合理的。

  比如去年,我在调研医疗卫生工作时提到,龙泉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当务之急首先应立足于做危重症,其次是高发症。后来,龙泉市人民医院引进设备建设DSA手术间,填补心血管治疗领域技术空白,原来这个手术要到丽水、杭州去做,很多病患可能会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耽误救治。现在,这个手术在龙泉做了200多例了,挽救了很多生命,很有意义。

  记者:通过几年的努力,龙泉最终能呈现怎样的发展面貌?

  王忠宝:品质是城市的价值核心、永恒追求,我们将以“人产城”融合发展为实现路径,倾力打造人文品质城市、产业品质城市、山水品质城市、开放品质城市、青春品质城市、生活品质城市,真正让“处州十县好龙泉”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  

  原载《丽水日报》2023年03月23日三版

编辑:季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