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泉新闻网 >> 剑川文苑 >> >>正文

龙庆桥史话

2023-07-05 来源:今日龙泉 记者:

吴炜

  龙庆桥,是架设在瓯江上游梅溪之上,连接我市小梅镇与庆元县曹岭村的一座美丽典雅、雄伟壮观的廊桥。

  于龙庆桥先,在同一位置,古代曾架有桥梁,名小梅川桥,但具体建于何年,已难以考查。据《龙泉县志》载,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重建时,以浙江联通福建之意改称通福桥。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当地遭遇罕见暴雨,存在了127年的通福桥被洪水冲毁。后当地人选苦槠木为支撑,重建木板桥,并更名寿川桥。该桥东头盖有几间桥屋,西头露天。因长年累月风雨侵蚀,木板经常损坏,屡坏屡修经历了16年。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经龙庆两县知事会商,小梅、竹口等地商贾乡贤支持,筹集巨额资金,仿照龙泉济川桥式样,大兴土木,历时5年,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宣告竣工,定名为龙庆桥。

  当年建造这一浩大工程,为统一指挥,统一规划,曾设立了建桥董理会,即建桥指挥部。理事们分头募捐资金、采购木料、选定采石场。小梅士绅毛德馨慷慨捐献银洋401元为榜首,富户吴元福捐银洋400元整为次,两位捐资仅差1元,在坊间传为美谈。据后来公布募捐金额数字,共得捐募银元二万余元。据传,桥建成时尚余银洋八百元,遂在桥头处建一“放生亭”(早毁);在小梅隔溪对江山建“望梅亭”,该亭为二重建筑、沿水挑八角,又名八角亭,梁上书“民国十三年造”,此亭遗迹迄今尚存。

  同年,建桥董理会招请庆元、寿宁等地高艺石匠,在小梅大洋坑凿石为条,运至桥址,奠基垒石,是为桥墩。该墩以石条衔叠、相依无隙、天衣无缝、坚固异常,还刻凿“民国十年造”五字于墩上,以示后传。

  石墩建成,魁松巨杉亦相继到场,即请庆元姚村木匠李瓜(音拐)、李马吉父子为主墨师傅,率众伙计起造桥身及上部建筑,同时择址开窑烧制砖瓦。

  古龙庆桥为一字形石墩廊桥,全长150米,高40米,宽5米。桥下4墩5洞,墩顶凿雕巨鹰头,洞距25—30米不等,墩上垒鸦鹊木架,架上横铺巨松木梁群,梁外厚敷臭油,以防腐烂。铺石条为路心石、路心石条边侧铺以青砖,筑成桥路宽4米。桥面建廊屋36间,每间宽3.6米,屋侧桥沿围以栏杆,栏内横设木板槛凳,可供行人歇坐。栏外设斜坡沿水板,可避风挡雨,保护桥屋。桥屋上瓦片分顶沿二截。桥中心东首第二墩上,扩建7米见方亭楼,楼内两侧神龛相对,龛中供奉观世音菩萨与弥陀佛像。

  全桥廊屋、雕梁画栋、油漆锃亮,桥胜佛灵、各有千秋。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时任龙泉县知事南通人习艮枢,以同乡关系、师生情谊,特请南通清末状元张謇题书“龙庆桥”三个苍劲有力的隶体大字,凿于青石匾上,悬装在桥两端门首,气魄不凡,更添风光。

  龙庆桥建成后,江面变通途,商旅行人皆大欢喜,桥上常年有各类小贩摆摊叫卖。炎夏暑天,更成为两岸人民纳凉避暑、清谈聊天的极妙去处,每逢傍晚时节,总是凳无虚座,深夜不归,随凳而卧者亦不乏其人。

  1942年,日寇侵占丽水,廊桥被大批难民占居,一时人满为患,一度曾发生失火,幸及时扑救,才保无恙。但好景不长,1949年5月中旬,从沪杭战场败阵下来的国民党兵向福建、台湾方向仓皇溃逃,因惧怕被人民解放军追赶消灭,妄图截断追路,过河烧桥。即从店中抢来煤油,撬开桥上石板,将煤油浇向木质桥梁,然后放火焚烧。不多时,大桥一片火海、轰然倒塌。可惜一座耗资巨大、做工精致的壮丽大桥,就这样毁于一旦。现场目睹者无不挥泪痛哭,远近听闻者莫不痛心叹息……

  1951年,龙泉县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在原址架设露天简易板桥,畅通20余年。

  1967年,距龙庆桥上游约百米处,新建成钢筋混凝土公路大桥,龙庆桥日渐冷落,桥上铺板日渐糜烂,成为危桥,直至消失。

  2011年,龙庆二地政府高度重视,能人贤士鼎力相助,社会各界共襄盛举,一座崭新的龙庆桥跨越在梅、岭之间,横卧于梅溪之上。

  新龙庆桥集交通、观光、休闲于一体,且深涵古今文化底蕴,又具地方特色的新型仿古廊桥,已成为浙西南地区一处新景点,此乃龙庆桥之幸,更是时代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