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泉新闻网 >> 剑川文苑 >> >>正文

宋代龙泉进士兴盛的成因

2023-07-05 来源:今日龙泉 记者:

吴锦荣

  常有人问,为什么地处“层峦叠嶂,襟带众流”的浙南山城龙泉,在宋代的科举考试中,有这么多的龙泉人脱颖而出,或进士及第或进士出身,“衣冠文物甲于诸邑”,成为著名的“进士之乡”?而以后元明清三代,又是什么原因科举兴盛不再,少有英才?

  关于宋代龙泉科举兴盛的原因,历来为一些有识之士所关注。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与龙泉的章溢、青田的刘基、丽水的叶琛并称“浙东四先生”,他们才学超群,相互之间交谊极深。其时,章溢在龙泉兴办义学,宋濂作《龙渊义塾记》一文以为记。宋濂在文中说:“龙泉旧为浙水东文献之邦,水心叶氏正则、西山真氏希元,后先以学鸣,声感气求,籁鸣机动,掇巍科而典雄藩者声华相望,一时文物,固尝盛矣。距今未及百年,而继之者鲜也,岂俗尚不同,遽有古今之异哉?亦系乎学之兴衰,为何如尔?”意思说,龙泉素称文献之邦,宋之叶适、真德秀先呼后应,科考屡登高第,兴盛一时。这种盛况距今不到一百年,而如今却鲜有继之登科者,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古今民俗的不同?还是与地方的文风和学校教育兴衰有关?因此,宋濂在这篇记文中,对章溢兴办龙渊义学之举,认为是“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大)”。

  清乾隆年间资政大夫、礼部右侍郎、地理学家齐召南,也认为人才的振兴在教育,他在乾隆版《龙泉县志》序中说:“余披新志,惟慨然于(龙泉)旧称文献之邦,后竟寂寂无闻,今当以振起人才为严(不放松)。……余思文教聿兴,其初必有贤令。”举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黄发任龙泉知县,修崇学校,进诸生讲论经学,由自是邑多闻人。又信心满满地说:“山川雄秀,必产英才。……龙泉复振,必不谓古今人不相及也。”光绪版《龙泉县志·学校志》,在说学校教育于人才培养的作用时,也称:“鸾旗芹藻(比喻贡士或才学之士)曾传思乐之篇,槐市膠庠(学宫学校)特重明论之教。盖养育人才,兴起教化(教育感化和环境影响)胥于是乎!”

  所谓“地灵人杰”之说,不仅仅是指地理环境,现试从宋代龙泉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文地理条件

  龙泉于唐乾元二年(759)置县,属浙江东道栝州(后称处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朝廷宣诏,天下凡有“龙”字之县、乡名一律改名,龙泉县改名剑川县。十年之后,复名龙泉县。南宋庆元三年(1197),从龙泉县内划出松源乡和延庆乡置庆元县。

  龙泉“其地值瓯婺八闽通衢,且介在万山中、枕山带溪,巅崖墟莽”,自然地理条件并不优越。多山林少平原,农业生产落后,“山越多乏膏腴之产,火耕水耨,获地利甚微”。但山区多矿产资源,早在唐代,城南的豫章山,即以产铜而闻名。宋代设银坑数处采矿熔银,其中高亭银场为处州重要的产银地。因丰富而优质的瓷土资源,早在三国两晋时期龙泉青瓷产业应运而生,至宋代为龙泉青瓷的高峰。北宋元祐七年(1092),大规模整治疏浚龙泉溪(瓯江上游),水路交通得到很大发展,客货商船可直达温州。加上两宋时期,龙泉社会安定,没有蒙受战乱,不少北方移民(包括艺人工匠)的迁入,特别是南宋定都临安,遂使杭州成为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切都为龙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人才的成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经济发展是根本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举考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自然也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梁启超在《历史统计学》中对经济和教育的关系这样论述:“无论什么时代,没有几分经济的独立,就无从讲起教育。孔子若要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哪里还有工夫去敦诗说礼,地方上的富庶,教育越振兴,人物自然就越多。”由此可见,经济条件是影响教育和人才成长的首要因素。宋代龙泉科举兴盛人才辈出,正是当时经济发展的产物。

  宋代朝廷重视海外贸易,尤其是宋室南渡建都临安后,更是大力发展陶瓷对外贸易。龙泉青瓷产品除供作皇家“贡瓷”,更多的是通过水运至温州、明州、泉州等港海运出口,销往世界各地,使龙泉青瓷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机。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窑场达260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仅琉田山下的“大窑”,就有瓷窑50多处,白天烟雾弥漫,夜间炉火辉映。

  从丰富的考古文物、遍布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龙泉青瓷藏品,可见当年的盛况和辉煌。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教授所述:“一千多年以来,就是这个县份(龙泉),以它品质优异的大量青瓷器,在世界各地为我们换回了巨额财富,赢得了莫大的荣誉。……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岸……无处没有龙泉青瓷的踪迹。这条漫长的‘陶瓷之路’,实际上就是中国陶瓷特别是龙泉青瓷开拓出来的。”有宋代龙泉青瓷在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以繁荣的经济促进了龙泉科举文化的昌盛,成就了“进士中心县”和“文献之邦”的美名。

  

  三、 重教兴学结硕果

  科举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基础之上的。文教事业的发达与否,对科举的成败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宋代龙泉地方官员、乡贤士人都很重视当地教育,宋天禧二年(1018)创建儒学(学宫);绍兴初重建,乾道间又修复,并购置学田赡学,学宫内建尊道堂和进德、学古、兴贤、升俊等斋;淳熙四年(1177)改创孔子庙;嘉泰二年(1202)购置书籍藏于庙左。与此同时,又设教谕一职(负责教育的行政长官),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宋端平间(1234—1236),邑人张奉议建桂山书院,以训导乡子弟,丞相吴潜书额;宋咸淳间(1265—1274)邑人章公权(淳祐元年进士)建仙岩书院;宋端平三年(1236),太学生赵宗瑨为纪念朱熹请于朝建笏洲书院。

  重视办学、讲学的传统,促成了本地整体教育文化水平的提升。宋时龙泉科举兴盛,大量人才集中涌现,与当时书院、学校的创建,文教事业的昌盛密不可分。旧志有“元丰时,县令黄发修学讲经,自是邑多闻人”之记载。北宋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季陵更是在《龙泉县重修儒学记》中指出:“龙泉为处支邑,素号多士,举贤良,位宰相,握枢柄而持从橐者(指握掌军政大权或为文学侍从之臣),联接步武,儒服至是益振,而有邹鲁(指孔孟之故乡,形容为文化昌盛之地)之风。平居里庐,弦诵相闻,从事科举,青紫(指古代高官印绶、服饰的颜色,比喻高官显爵)俯拾,袖然为首而名闻四方者每不乏人,岂唯钟秀山川,抑亦风化陶淬其心与学也?”

  

  四、诗书传家好风尚

  宋代以来,寒门学子也可通过科举而登天子堂,于是有一定天赋的学子纷纷投向举子事业,热心办学、讲学一事,又大大促进了读书风气的繁盛。龙泉的不少科甲世家,深受家学渊源的影响,士族凭借其雄厚的背景,世代诗书传家的氛围,人才辈出,探杏折桂,代有闻人,出现不少“父子一榜、昆季同年”,甚至“三世登云、四代攀桂”的情况。据载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进士吴庸,龙图阁侍制学士,耿亮博雅,内外表望。谢政归,以诗书教子孙,登仕版(登录上官吏名字的簿册)者不可胜数。

  因金榜题名继而仕途畅达,不仅是个人和家族的追求,也是地方的荣耀。北宋仁宗年间吴瑴、吴穀兄弟先后登科,人们于乡里临清桥畔建“双桂联坊”;北宋英宗治平四年,吴深、鲍康尧、季裒、吴克、鲍强“五士登科”,在县东崇因寺左建五桂亭,高悬题五进士名的榜额;后更建为籍桂堂,展示龙泉历年登第进士名榜,供民众瞻仰。这种崇尚科名,宣扬荣耀的社会氛围,起到了激励后人的作用,大大促进了读书风气的繁盛和人才的兴起。

  由此可见,宋代龙泉科举不俗,人才称盛,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