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泉发布
-
掌上龙泉
- 新浪微博
- 网络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美院与龙泉携手共赴“诗和远方”
记者 崔建霞 林欣颖 通讯员 林莉
8月28日,瓯江之畔,“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我市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合作从此进入新阶段。这是龙泉剑瓷艺术拥抱时代、再攀新高的里程碑,这是龙泉剑瓷技艺传承发展、守正创新的转折点,更是龙泉人民翘首以盼、奔走相告的大喜事。
龙泉,有着得天独厚的青瓷、宝剑文化,却面临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技术行业革新与产业生产转型的迫切需求。
中国美院,有着学术理论、艺术教育、数字科技、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优势与实力,也有服务社会、融入地方的发展需求。
这一次“双向奔赴”的携手,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缘起:一段跨越时空的缘分
时光荏苒,历史从未被遗忘。打开现代龙泉青瓷发展的历史卷轴,很长时间里都有中国美院的鼎力支持。
1957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轻工业厅长会议上指出:“要恢复五大名窑生产,首先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这一号召如春雷般响彻全国。
为龙泉窑顺利恢复生产,中国美院,当时称为浙江美院,时任教授的邓白等一批专家学者来到龙泉,指导“建国10周年国庆用瓷”的设计生产。
邓白教授是我国工艺美术界的学术泰斗。在他的指导下,这批国庆用瓷后来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赞誉和社会好评。
不仅于此,在邓白教授的推动下,青瓷研究所在龙泉应运而生。这个机构协助上垟国营瓷厂开展产品开发、扩大生产,在思想上、艺术上、技术上给予了龙泉青瓷恢复生产全方位的支持指导。
那时,中国美院还招收了杨永祥、梅有鸾、徐晓聪等7位上垟瓷厂的工人,进入民间艺术系开展学制4年的瓷塑专业培训。
回过头看,中国美院与龙泉深度交流的历史已经为未来埋下了伏笔。
缘续:60多年后再续前缘
市委十五届三次全会报告坚定提出,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依托中国美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合作平台,加强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阐释工作,加快形成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去年10月31日,我市就分别与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开启了共建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大学龙泉研究院的新征程。
“剑瓷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一些短板,比如跨界融合不够、艺术设计创新不强、技术难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攻坚破解,行业人才培养相对薄弱等。”市青瓷宝剑产业局负责人介绍,通过与两大高校合作,借助高校资源优势,设立两个研究院,形成常态化合作、实体化运营,每年精准谋划一批合作项目,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科技赋能等方面助力剑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赋能剑瓷产业全面复兴是一个组合拳。目前,我市还在恢复组建青瓷研究所,凝聚行业发展力量。届时,两个研究院将在青瓷研究所工作中发挥“助推器”作用,行业携手高校,齐心协作为剑瓷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撑。
其中,中国美院与我市签约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项目,双方再续前缘。市委书记王忠宝亲自谋划、商议合作事项,督促合作进程。合作协议一经签署,双方交流对接便迅速展开,共同确定了涉及市青瓷宝剑产业局、教育局、文广旅体局、人力社保局等部门13个合作项目。
与此同时,我市还制定了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的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召开会议,以确保工作进度,合作有序推进。
从共同恢复名窑,到寻求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最大公约数”,美院与龙泉校地共建共融全面“提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演奏着合作的乐章。
缘聚:火热合作携手共进
诗和远方,总要多花些心思才能抵达。在双方的共同努力推动下,今年6月至8月,我市与中国美院已在人才交流培养、文化研究及文创品牌指导、艺术创作交流等方面开展了频频交流。
8月8日,在“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 陶艺教室,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10位学生和14位龙泉青瓷行业人员,在导师里昂的引领下,探索着瓷艺的创意世界。
里昂老师来自瑞士,他将最前沿的国际陶艺理念和多元的创作方法分享给学生们,激发龙泉青瓷在陶艺领域的更多可能。他说:“这个课程在龙泉举办,让美院的学子和当地的剑瓷艺术家们可以互相碰撞、互相启发,从互动中孕育新点子,探索更具创新和多样性的陶艺表达。”
陶艺、珐琅、漆艺……这个夏天,5期课程如火如荼地展开,每一期都有中国美院的专业教师亲临现场,带领着龙泉的学员们用不同的工艺和材料,探索艺术的前沿思维,点燃活力与创造力。
双方有来有往、频繁互动。不久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龙泉分院的师生们兴奋集结,向目的地中国美院进发,踏上了一场名为“启翔计划”的探索之旅。中国美院陶艺专业教师们作为陪同老师,全程陪伴、耐心讲解。一次研学之旅、一场艺术盛宴,让同学们打开眼界、放飞想象。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现在对于青瓷的创作灵感越来越多了。能在这所顶尖级的艺术学府里学习,是很珍贵的机遇,收获非常多!”谈及这场经历,学生柯晓涛感到意犹未尽。
不止于此,今年截至目前,我市与中国美院还开展了以下项目的合作:
“学院 艺作”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师生联合展在龙泉研究院举办。
中国美院师生30多人赴龙泉已开展3期调研创作。
瑞士陶艺家里昂在龙泉研究院开展国际陶艺创作营活动。
接待来龙考察创业40余人,2个团队在龙泉落地。
剑瓷文化品牌创意与产品设计项目、剑瓷动漫影视衍生产品项目、龙泉文化元素研究运用项目团队分别来龙考察调研,并完成素材拍摄。
这一系列的项目、活动开展,也引发了行业人士的共鸣。“龙泉青瓷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载体,更是共同的文化记忆,是我们这个时代手艺人需要去传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市委市政府如此重视龙泉青瓷龙泉宝剑文化,致力培养行业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建设,这真是一件利长远的事情。”龙泉青瓷匠人付长勇表示。
缘深:两部“发动机”的“双向奔赴”
毫无疑问,对我市而言,这所研究院的成立意义非凡。龙泉的剑瓷文化是一片值得深耕的沃土,此次龙泉研究院的成立,让剑瓷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在龙泉研究院的一楼大厅处,罗列着我市与中国美院合作的一项项计划清单。在此次合作共建中,中国美院将组建科研团队入驻研究院,以项目制方式开展实质性教学和研究工作,搭建地方性手工艺理论研究的学术重镇、高端人才的教育基地、产业发展的赋能平台以及设计艺术的实验工坊。
“可以说,这是一个综合性平台,对龙泉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文化传播都有助益,对学校来说,也具备深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实践培养的功能。未来,借助这个平台,我们还将引更多的国际资源注入,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贯通的产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打开产业发展新的格局,实现产业和学校的双向赋能。”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院长周武的一番话,为我们描绘出了这幅共建共享共融的“图景”。
龙泉研究院揭牌,它的意义也不止于龙泉与中国美院。它也是中国陶瓷史中,在传承与发展、教学与研创上对新方法、新举措探索之路上的里程碑。
龙泉研究院的视野也不会止于龙泉、止于中国美院,它的背后是中国美院连接的全球艺术教育与研创的网络。这样的合作,必定会孕育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面貌、样式与思考。
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的成立,为校地合作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于瓯江之畔极目远眺,再谋“人产城”融合发展新篇,龙泉,定会长风破浪,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