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泉新闻网 >> 剑川文苑 >> >>正文

在《小村庄》里遇见自己

2023-09-22 来源:今日龙泉 记者:

陈华

  吴梅英老师的《小村庄》出版了,我有幸第一时间得到赠书。我没有去过龙井,但从作者的文字中走进这个小村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小村庄除了“枫树落叶、夫妻分别,枫树秋芽、丈夫回家”,青壮年男子过着候鸟一样的生活之外,与别的山村没有什么不同,但在作者的笔下,龙井却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祥和,那样的富有诗意,令人向往。

  “西湖龙井吗?不是,是我的龙井。”打开第一页,第一句就吸住了我的眼球。我一口气看完《拾榧及其他》。真的,确实是一个瘦弱却十分精灵的小姑娘的龙井。《看戏》《接饼》《采茶》《接太公婆》哪一篇不是与小姑娘有关?人物笑也好,哭也好,写得栩栩如生,且内容意蕴深远,无意间演绎了人性的自私与善良,让人身临其境,爱不释手。

  《拾榧》中写道:“我就站在这仰望的人群里,榧树底下,杂草丛中,人群的外围。我从来进不了核心,那是很深的漩涡,我人小力弱,会在漩涡中淹没,可就是这样在外围仰望也紧张得很,以落地的榧子为中心,整个大的漩涡迅疾地移动着,忽左忽右。”读着读着,我仿佛融入了这拾榧的漩涡之中。这哪里是拾榧,这人群完全是被榧拿捏摆布着的一团风。又如《放牛》,“我的牛突然不见了。我快速跑上那条长满草的路,转过一个弯,我看见了我的牛,前脚已经踏进田里,正低头大口大口猛啃着稻秧。我的心就要跳出来了,快步跑到田垄上,举起竹须,朝着牛屁股狠狠抽了下去。牛猛地抽动两只后脚,整个跳进稻田里。它的大脚板带起一片绿油油的稻秧,连同我狂跳的心,毫不吝啬地踩了下去。”不得不佩服作者灵动的语言和超强的表达能力,一个“踩”字,既写出牛对稻田造成的破坏,更是把作者那种无奈到心碎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砍柴》中,“他蹦跳地跑了过来,手里抓着一小把刚砍的柴,嬉笑着放在我的柴上,没有看我一眼。我看见他方方的脸上满是微笑,他飞快地蹲下身子,放下柴,又飞快地跑开,他想装成他从来没有跑到我身边,从来没有给我送上这一小把柴。我也装没看见,眼睛望向眼前的山,双手不停扒拉前面的草木,一副专心砍柴的样子。我相信其他人也没有看见。”这一送柴的举动双方都清楚,又都装着没那么回事,就让微笑来诠释吧!这是一个多么清纯而唯美的意境啊!

  我小时候也有与作者同样的经历,只不过我是一个瘦弱的男孩,砍过柴,放过牛,拔过草,杵过粿,唱过花鼓戏。记得有一次背杉木梢到30里外的供销社去卖,8根不大的杉木梢,两米长,有一根短了3厘米,约40斤重,背着跟着村人走,真是用尽吃奶的力气。一路上心里一直纠结着要不要把短的那支扔掉,万一供销社不收,岂不是白费力气吗?但总是舍不得扔。到了供销社,收购员看我汗流浃背的样子,说:下次不够长的不要背来了。拿到五元六角钱后,我底气十足地对营业员说:来一个最大的苹果。我花了4角钱买一个大苹果犒劳自己。这简直就是《背树》的翻版。

  我的小村庄与龙井是一样偏僻的、贫穷的、有趣的。我真要感谢作者艺术地再现了小村庄的生活,让我在《小村庄》里遇见自己。也正如作者说的,独特的地域铸就了我们的性格,太多的磨练成就了我们的坚强。当年,我们就是凭这样的坚强性格,毅然走出至今还魂牵梦绕的小村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