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泉新闻网 >> 今日龙泉 >>正文

龙泉:一座奔跑中的“品质之城”

2023-11-27 来源:今日龙泉 记者:

  

  近期,第六届世界青瓷大会(青瓷宝剑文化旅游节)、第四届中国(龙泉)灵芝大会先后举行,五湖四海的目光聚焦龙泉,论剑江南之巅、赏瓷瓯江之畔、品芝剑瓷之都,为四海宾朋提供了引领潮流、独具特色的文化盛宴。

  而作为大会的主人翁,龙泉向世人展现的,不只是剑瓷文化、灵芝文化的厚重积累,更是以六个品质塑造的城市气质。这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在品质龙泉建设上的不懈追求。

  品质龙泉,一体多面;品质城市,阔步向前。

  

  龙泉街头,行人如织,街边店铺顾客络绎不绝。每一位行人,都在诉说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

  行至西街,人来人往,家长里短不绝于耳,热络的气氛愈发浓厚。

  作为我市现存最古老的街道,西街见证了龙泉从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置县起所经历的风风雨雨。饱经风霜的老街早已成为龙泉人的珍宝,但饱经风霜的旧屋,则不如老街本身那么顽强。

  为了让老街“老树逢春”,我市开展了宋韵西街国家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建设。1.3万平方米的旧住宅区、4.5万平方米的旧厂区、6.5万平方米的城中村得到改造,面貌焕然一新,配合传统老店、传统手艺与各处景观节点建设等内容,老街换“美颜”,古韵今更浓。

  以“宋韵”为主题,古色古香的“悬丝木偶”“老街茶韵”“埠头漕运”“留槎听书”,与新老撞色的文创店铺“龙泉娜妮”“琴调”……老街各处的游客赏玩节点一一落成,现代的古街更添得几分“文采”。宋韵西街拆改项目入选省级“十佳拆改示范典型”的称号,正宣示着老街重新焕发的生机与光泽。

  与老街一样承载着龙泉旧日回忆,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在品质城市的蓝图中也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原是工业遗存区的老旧街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路标,经历三载,在广大建设者夜以继日的汗水浇筑下,摇身一变作为文创街区与“双创”示范基地登场,千年的剑瓷文化迎来了又一次新生。

  从拉开街区帷幕《论剑》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作品展启幕仪式,到“动力杯”篮球挑战赛、望瓯集市机车展、非遗龙泉望瓯·陶溪川city walk与望瓯·陶溪川音乐节等各类文创活动,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向人们展示的,不是旧工业区的“老态龙钟”,更多的是经久不衰的青春与活力。

  得名“望瓯·陶溪川”,它的角色,还是联结龙泉与景德镇两大陶瓷之乡的文化走廊。从“各美其美”向“美美与共”升华,“望瓯·陶溪川”让两地陶瓷文化相互协作、借鉴、启发,更将一同奔赴未来。

  塑造一座现代化品质城市,仅靠一个地标、一处景观是不够的,我市还打造了城东综合体、上茶街、龙渊公园等系列地标,让这座小城焕发出了新活力;结合各街巷实际整理、发掘和保护街区特色,以一个个项目的建设做到“一路一特色、一街一文化”,令街角方寸尽显其美。

  除此之外,在最让人“有感”的公共文化服务上,亦印刻着“品质龙泉”的烙印。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朗读亭、共享书柜,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发展等,都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可感可知的“幸福”。

  就像穿越历史长河的剑瓷艺术品,龙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笃定从容的节奏中精雕细琢,成就了独一无二的特质。城市的六大品质——“人文、产业、山水、开放、青春、生活”,逐渐浮出水面。

  

  这座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品质城市之所以熠熠生辉,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得益于全力以赴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品质龙泉的澎湃活力。

  多年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增至近1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7.5%,城市承载力几乎处于满负荷状态,亟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在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创造性地提出了“东拓、西进、南优、北连、中兴”的战略,构建“一江两岸、一核四区”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一江两岸”,即充分发挥瓯江穿城而过的天然优势,深入挖掘滨水空间生态优势,加强沿江两岸天际线塑造,形成山水相间、错落有致的城市风貌。

  “一核四区”,是要以主城区为核心,辐射带动武潭临江区块、火车站前商贸区、“河山田”生态融合示范区、剑川大道北延伸线区块协调联动发展。具体来说:

  聚力“东拓”,谋划启动武潭临江区块开发建设,主导功能为高品质生活社区,以“创享武临、山水居坊”为规划愿景,建筑依龙泉溪而立,在山水之间,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融汇居住、康养、休闲、运动、文化、旅游、手工业等于一体的最美风情带。

  聚力“西进”,谋划启动“河山田”区块开发建设,主要涉及原九村、河星、河村、宏山、炉田等重点区块,以青年型城市副中心为主导功能,以“人产城”融合发展的生态示范区为终极目标系统打造,从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角度来看,也是未来我市提高承载能级、城市首位度、通达度、宜居度的重要抓手。

  聚力“南优”,谋划启动火车站前区块开发建设,以“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规划理念,绘制未来龙泉市站前区的理想图景,打造一个绿水青山的景中站、一个兼具商贸特色与文旅活力的山水谷地型特色站前小镇,规划定位为“极境枢城、商贸小镇”。

  聚力“北连”,谋划启动剑川大道北延伸项目建设,北至G322,南至中山路,西至公园路,东至环城东路北延线,以“城市北门户、秘境后花园”为规划愿景。规划延伸苍松路、公园路等城市支路,横向规划道路与剑川大道连接;优化苍松路与中山路交叉口及道路断面,规划拓宽学校北侧道路、增加停车配套。

  聚力“中兴”,谋划启动棋盘山区块开发建设,通过开发建设老啤酒厂、水泥厂、青瓷博物馆对面等核心区块,挖掘提炼特色文化底蕴,提升改造入口广场公园,构建环山慢行健康绿道,完善升级交通组织,修复文化遗址及整治提升周边村落品质风貌等工作,打造集文旅休闲、生活宜居、创业创新为一体的品质绿心城市阳台。

  以瓯江这条重要的城市轴线,主城区这一重要的城市核心,巧妙划分出了龙泉城市发展板块,让更多的空间来拥抱崭新的城市蓝图。

  每个区块如何定位?布局哪些设施?我市开展了四大区块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经过不断修改调整优化,明晰了各区块发展定位、发展格局、功能布局等,像绣花一样使用好每一寸土地。

  城市建设,交通先行。龙窑路西延、剑川大道北延、执中大桥等重点项目全面开工,打通的不仅仅是断头路,还将密切城区与周边区块的联系,实现城郊与城区融合发展,是以“交通圈”拓展“城市圈”、激活“经济圈”。

  去年以来,我市深度谋划了品质龙泉交通项目16个,助力城市向四个方向扩展。通过这些交通项目的先行实施,一个“长大”的城市,正向我们走来。

  

  美好蓝图绘就,更多精彩待续。

  以人民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城镇为载体,我们正以“人产城”融合发展为路径,向着“品质之城”的目标大步奔行: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公共服务扩面提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从传统的“产城人”融合发展转向现代的“人产城”融合发展,绝不仅仅是三大“核心要素”次序的简单调整,更是从经济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也是从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的一次跃迁。

  以“人”为核心,集聚人气。青年是城市发展的生力军,我市把青年放在发展C位,出台了一系列创业创新扶持政策,推进青年双创园、城市文化客厅等青创平台项目,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住房安居等提供一揽子服务,让更多“龙青”“龙漂”在梦想的路上与城市一同奔跑。2022年至今,引进青年创业团队480多支、1800余人。年轻人来了,各种他们喜欢的咖啡美食、新式娱乐店铺应运而生,青春品质城市呈现出蓬勃生机。

  以“产”为关键,做强产业。汽车零部件是龙泉传统优势产业。我市以敏锐嗅觉,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汽车热管理系统百亿产业集群上下足功夫,由主要领导挂帅担任链长,致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产业基地,挺起品质龙泉的产业脊梁,产业品质城市建设蹄疾步稳。特别是今年8月,我市与吉利汽车集团合作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项目正式签约,为这一产业发展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城”为平台,宜业宜居。城区山体环绕,溪水穿城而过。做足山水文章,彰显山水品质城市之美。其中,把棋盘山作为城市中央公园来建设,改造力度前所未有。利用修路、引水、美林、造景、置业五个专项工程,一座集“运动型、人文型、山水型”为一体的中央公园正在悄悄换颜升级中。在城市软环境上,我市深入开展“千名干部驻千企”活动,大力推行并联审批、模拟审批等务实举措,纵深推进“最多查一次”“最多评一次”改革,全面推行涉企柔性执法等,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青春品质、产业品质、山水品质……我市把匠心深度融入于产业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等方方面面,在“人产城”的思维逻辑中,六大品质城市由宏伟蓝图逐渐变为美好现实。

  崔建霞 陈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