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泉新闻网 >> 今日龙泉 >>正文

龙泉:打造社会治理品质之城

2023-12-18 来源:今日龙泉 记者:

  近年来,浙江龙泉推进社会治理与城市运行管理一体融合,努力提升基层治理实效,形成了社会参与、群众共治的社会建设方式。

  

  线上线下齐发力

  打通社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用数治系统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在家门口享受存折补登、小额存取、水电缴费等金融服务;用数字化手段引入蜂鸟义工、大学生志愿团、博爱家园等社会组织服务居民;通过打造“8分钟服务圈”,精准了解居民需求,让市民在生活、就业、培训等方面享受到数字化社会治理带来的红利……在龙泉,越来越多社区正在进行数字化变革,通过“AI社工”智能外呼系统等数字化工具,以“数治”促“智治”。

  除了线上数字化应用,龙泉也致力于通过网格化理事,完善线下服务体系建设。

  龙泉将基层网格由475个新增至635个,在精准划分基层微网格的基础上,让基层网格精准度更高、实战能力更强、数字化支撑更有力。2022年12月至今,通过网格的调解推进作用,龙泉各社区共完成地面车位划分、消防通道整治、充电桩安装等小区大事42件,调解居民矛盾、物业纠纷等问题286个。

  数字化应用持续优化,线下网格化治理不断推进……龙泉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打通社区服务民众的“最后一公里”。

  

  

  

  居民用数治系统建立“健康档案”

  

  

  迭代社会治理中心 实现“一站式”基层智治

  居民带着五花八门的问题走进门,负责引导的工作人员面带笑容迎上前。问明来意后,引导群众至对口部门单位工作人员或调解员值班窗口,现场“把脉问诊”,面对面解决……在龙泉社会治理中心,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过去,龙泉市民的不同诉求需要跑不同部门,诉求内容复杂的往往需要多地跑、反复跑。社会治理中心的成立,实现了各类矛盾调解力量资源的整合,通过功能集成、流程再造、多元联动,形成了从“物理整合”转向“化学反应”的探索,逐步实现矛盾调解“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地”。

  发现得早、化解得了、处置得好、稳控得住。该中心自成立以来,聚焦基层历史遗留问题和日常“疑难杂症”矛盾纠纷,全力开展化解工作,成效显著。据了解,该中心平均每季度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0余件,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96%以上,初次信访事项满意率将近97%。

  为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龙泉市还将城市运行监测融入社会治理中心核心功能中,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与城市管理深入融合。

  “在剑池街道龙窑路周际渔村旁的周际包子店门前,因管道狭小导致淤泥上溢,道路上泥水涌出,影响出行。”近日,龙泉南大洋社区的网格员接到附近居民求助后,通过基层智治手机端上报事件,再经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上报至龙泉市社会治理中心。

  从发现问题到彻底解决,仅用了约两天时间。相关处置过程形成了基层智治系统“问题上报、流转、交办、反馈、核实办结”的闭环。事件快速处置的背后,离不开“一网统管”带来的高效便捷。

  

  借力“十美”之风 打造宜居宜业品质之城

  今年以来,龙泉全力推进美丽风尚、美丽街区、美丽社区、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园区、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美丽山林、美丽河道等“十美”行动,推出系列举措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公共设施,以打造舒适美观、功能齐全的品质之城。

  加快街区景观建设、美化城市环境,精心打造一批“城市书房、城市健身房”;实施“打卡连断”工程以消除城区内“断头路”“卡口路”,推进“两拆两绿”提升改造工程和“金角银边”塑形工程……龙泉通过打造功能多样、宜居宜业的品质龙泉,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

  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龙泉城区最古老的街区,也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承载了一代代龙泉人的记忆。

  自2019年起,龙泉全面启动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危旧房综合治理工作。为最大化保留历史传统风貌,在危旧房综合治理中,龙泉尽量在保持传统泥木结构的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开展修缮工作。

  以西街573号房屋为例,该房屋原先属于D级危房,经过改造修缮,外观上再现了记忆中的风貌。同时,户主已对房屋内进行了设计装修,装修后的房屋结构安全科学、风格古朴清新,非常宜居。

  据了解,目前龙泉市西街街道已修缮完成219户危旧房,还有129户正在进行设计、修缮。

  近年来,龙泉先后创成浙江省级卫生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捧回浙江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获得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县、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考核优秀县等荣誉。这与龙泉凝心聚力投入社会建设、城市治理的系列举措密不可分。

  新华网(韩冰玉 参与采写:李曦)

  市委宣传部供图

  

  

  

改造后的西街573号房屋

  

  

  

张有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