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泉新闻网 >> 今日龙泉 >>正文
国家级改革标志性成果:

数智赋能破解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2023-12-29 来源:今日龙泉 记者:

  

  近日,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正式发布,《龙泉市数智赋能破解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改革案例榜上有名,成为20个“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县域案例”之一。

  据了解,这些案例是从29个省(区、市)各级改革部门推荐的2000多个改革案例中遴选出来的,涉及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下,加快推进经济、民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改革。此次入选的典型案例将为各地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市入选的案例以“浙丽乡村好医”场景建设为载体,结合我市典型的山区县市特点,依托数字化技术,聚焦地处山区医疗资源少、就医问诊难、配药不方便等痛点难点,多措并举把医疗卫生服务“送上山”,把每一位山区老人的健康“管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丽乡村好医”山区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浙丽乡村好医”

真正解决了偏远山区留守群众看病难问题

  

  

  

  “我以前都得坐客车去茶丰卫生院体检,现在我可以到这来量血压、测血糖,非常方便。自从村里有了‘浙丽乡村好医’服务站点之后,我能够更快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查田镇青坑村村民王小芬说。

  青坑村常住村民有287人,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今年以来,该村实施“浙丽乡村好医”数字化应用场景项目,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在健康协管员的帮助下,享受到慢性病筛查、线上问诊、配药到村等服务,在家门口即可满足基础医疗需求。

  针对44个行政村尚未覆盖村卫生室,交通不便、老龄化严重、两慢病高发、健康管理意识弱的状况,2022年9月以来,我市“浙丽乡村好医”服务场景通过构建“山里好筛防、山里好问诊、山里好配药、山里好入院”四大场景,向群众提供精准监测、远程问诊、智慧配药、便捷入院等服务,并通过创新健康协管员和智能化设备辅助,解决在村的留守老人和困难群体的健康筛查、问诊配药等需求。

  “浙丽乡村好医”的推行不仅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也为基层医生提供了线上随访的便捷工具。该应用通过归集治理全市医疗、公卫大数据信息,提供了预约门诊挂号、查询就诊记录、进行健康咨询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常态化的健康指标监测,还可定期生成健康报告以亲情绑定的形式推送至家庭医生、居民本人及近亲属,做到重点疾病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

  兰巨乡炉田村村民林虹说:“我父亲61岁了,平时血压有点高,有时会忘记吃药,现在在村里测量血压、血糖,如果有异常,就能收到通知,提醒他及时吃药。我平时在城里上班,亲情绑定功能让我安心不少。”

  从最初的3个试点村到扩面至15个乡镇(街道)44个试点村,截至目前,实现全市村医空白村的全覆盖,已为44个村6718位村民提供日常健康监测29641人次,处理健康预警信息11380条,家庭医生完成预警远程随访572人次,开展远程问诊1330人次,智慧流动医院进山问诊363人次,药品配送服务294人次,医保线上结算422笔。

  通过一年多的运行,不少村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慢病管理实效得到提升。“刚开始在村里推广‘浙丽乡村好医’应用比较困难,村民们对这项工作是不是真的有好处还存在疑虑,现在大家都会主动过来测量、看病、拿药。”道太乡际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项李养介绍。

  “浙丽乡村好医”创新实现健康需求从看不见到全掌握、疾病诊治从被动防到主动管、医疗服务从跑出去到送进来、健康治理从分散化到大整合的“四个转变”,乡村群众就医体验感、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高。

  

  

打造紧密型医共体

让基层群众更有“医”靠

  

  

  

  创新推进“浙丽乡村好医”项目,只是我市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的举措之一。

  2023年9月,我市吹响医疗卫生振兴发展号角,创新构建“1+5+N”综合医改框架体系,涵盖了医疗机构提能升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智慧医疗改革提升等方面,举全市之力全方位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现代化、体系均衡化、服务优质化、治理科学化,真正让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全市人民的健康需求。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此次医疗卫生振兴发展的核心。安仁、八都两个乡镇卫生院作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先行试点,率先推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就在医疗卫生振兴发展大会召开后的十多天,这两个试点分别在医共体牵头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的带领下,打通各种软硬件障碍,开启住院服务。

  市中医院医共体八都分院住院部刚刚建好的第一天,就迎来一位身患高血压慢性病的老大爷。主治医生叶文伟经过仔细询问和体格检查后,发现老大爷已经严重营养不良,急需要住院补液治疗。经过和家属沟通,家属同意在八都分院进行治疗。在医生的陪同下,老大爷按照流程办理了住院手续。

  “真想不到住院都不用到市区了,在镇上就可以,要是在市区,来回跑很麻烦,家里又有小孩要照顾,就近的话就方便多了。”大爷家属感慨道。

  安仁、八都两个乡镇卫生院收治涵盖了高血压、糖尿病、眩晕症、胰腺炎等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已累计收治住院患者90多人。期间,专家下沉帮扶更加紧密,今年1-11月两家医共体牵头医院专家下沉基层分院指导、坐诊515余人次,服务3386余人次。

  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过程中,我市将44家基层医疗机构整合成以19家分院为主体的基层医疗机构,并在安仁、八都两个中心镇试点运行成熟后,在2024年底前将剩余17家有序纳入牵头医院院区化管理。通过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

  为此,我市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心电、区域、影像三大共享中心实质化运行,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优化整合。心电中心以市人民医院为核心,联通基层医疗机构心电信息系统,背靠浙大二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实现患者在基层医院完成检查,专家在心电中心完成诊断,增强基层医院对异常心电的筛查能力,必要时实时指导基层医疗机构救治病人,给身处山区的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借力省级医疗资源创建“三乙”医院

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市人民医院是我市唯一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三乙”医院是打造“健康龙泉”的必由之路,也是医改的重要抓手。

  从“二甲”到“三乙”,这不仅仅是规模上的扩张和数字上的变动,更需要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学科发展、人才建设全面升级,是一次破茧成蝶的蜕变。

  前不久,市人民医院独立利用ECMO技术成功帮助一位急性心梗患者渡过难关。ECMO技术的开展,代表一家医院、一个地区的危重症救治水平。今年,在浙大二院的大力支持和帮扶指导下,龙泉组建丽水县级首支ECMO治疗团队,不断提升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水平。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这是现在许多龙泉人的共同感受。2013年,浙大二院与市人民医院正式牵手。2022年,双方迎来“山海情”的深度融合。浙大二院也成为市人民医院创“三乙”和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医”靠。

  对于县级医院来说,人才是面临最大的困境。浙大二院精准派驻专家,让专家带着基层跑。仅今年前11个月,省级专家累计下沉市人民医院坐诊3096人次,服务33700余人次,指导手术2300余台次。截至目前,开展了甲状腺穿刺细胞学、上下颌骨颧骨眼眶骨折内固定术等新技术新项目9项。

  “下沉”专家传帮带的同时,浙大二院还通过“山海·飞鹰”青年骨干人才高级研修班、“医护人员进修”“导师制一对一”“一招鲜”等人才培养措施,为市人民医院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本土专业团队、一支带不走的“精兵强将”。

  今年9月,经过1个月的理论学习和6个月的临床实践,市人民医院4名不同科室的“山海·飞鹰”学员结业。“学习期间,我主攻肝胆专科方向,认真参与每一台手术,在导师的指导下,掌握了肝胆科常见疾病的规范诊疗。”普外科主任助理、主治医师葛新星说,回院后,已能熟练完成肝胆外科常规手术。

  不仅是人才的培育,市人民医院充分依托浙大二院优质医疗资源,在医院管理、学科发展、服务提升方面聚力发展。在浙大二院合作帮扶10年间,双方将学科建设精准帮扶作为重点,以教学查房、手术指导、集中授课等形式不断提升各学科发展。特别是今年,开设了浙大二院龙泉名医馆,建立肺结节专病远程MDT诊疗中心、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等,不断满足百姓就医需求。

  “我们经常会邀请浙二专家为创建‘三乙’工作‘把脉问诊’,各科医护人员都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创建学习中。这种‘在工作中学习,又在学习中工作’的学习方式,对我院开展医疗工作有很大帮助。我们将抓牢医改政策红利期,利用好浙大二院的帮扶资源,以6S精细管理为抓手,不断推进医院管理精细化,不断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市卫生健康局党委副书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嵩说。

  医疗卫生事关民生幸福、共同富裕。近年来,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成功实现疫情防控3年零破防、“健康浙江”考核“四连优”。但依旧面临着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专科能力不强、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三医协同不够、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短板。

  思想上“破冰”引领行动上“突围”。要扭转落后局面、焕新发展机遇,唯有破而后立,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多是“啃硬骨头”之举。市委书记王忠宝带领团队经过了长达10个月的广泛调研、反复论证、深度谋划,系统谋划了全市医疗卫生振兴发展的一系列实施方案,创新构建“1+5+N”综合医改框架体系,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推进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全市上下正以作风效能建设为根本保障,投入到医疗卫生改革大潮中,力争医疗卫生事业新突破。

  

  记者 崔建霞       

  通讯员 江诚 李沈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