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泉新闻网 >> 剑川文苑 >> >>正文

故乡的小河

2024-01-03 来源:今日龙泉 记者: 编辑:季靓

刘传东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离开家乡去参军,去参军前,我在这个名叫兰师畈的小山村度过了整整20年。兰师畈不仅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成长为青年的地方。

  这里有我所熟知的人和事,山川和田野。一条哗啦啦流淌的河流环绕在我们村前,河水清澈,河底泥沙,游动的小鱼、泥鳅清晰可见。这是挖建于上世纪40年代初,一条将安仁大溪拦腰筑坝,引入部分溪水而成河流。

  当年,浙江省建设厅所属十多个部门,湘湖师范、纺织厂等单位,为躲避国难纷纷撤退到了浙南山区。省建设厅为解决当地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照明困难,在安仁大溪兰师畈村西南处,用溪中八仙桌般的大石头,拦腰垒筑起一座长300米、宽50米的大坝,引入溪水,再沿兰师畈村西侧田畈和村前稻田,九曲十八弯地流至安仁刘坊、黄坛村,並在刘坊村瓜子山儿下修建了一个水库。据说,当时还打算建一座小型发电厂,后由于发电设备短缺没能建成,直到1958年在安仁区委的努力下,才在瓜子山儿水库下建起了一座12千瓦的水力发电站,解决了安仁镇三坊村民和机关单位的用电。

  大家都管叫这条河流为新河。自从有了这条彩带一样环绕在我们村前哗啦啦流淌的新河,我们村不仅用水方便,而且鱼也很多。河里不但有成群结队从大溪中游入的鲤鱼、白鱼、石斑鱼、清水虹,还有鲶鱼、鳗鱼、甲鱼,有时甚至有从下方水电站水库顺着河流向上游来的大鲤鱼、大鲫鱼。

  有一次,我就协助堂兄用鱼叉杀到了一条比堂兄的巴掌还大、足有3斤多重的大鲤鱼。第二天早上上学,我又特地顺着河堤来到那河段,又捉到了一条浑身鳅滑、背部灰黑肚皮乳白、重达9大两的鳗鱼。拎到镇上,路过供销社门口时,卖给了同班同学的母亲。同学妈妈放盆秤一秤说“9大两,3角钱一斤”,说着给了我二角七分钱。我立即买了一角钱早就想吃的水果糖塞到了嘴里,那甜味啊,直到今天想起,喉咙还是甜蜜蜜的。傍晚放学回家说给父亲听,父亲惋惜地说:“一支9大两的鳗,你自己无嘴巴吃啊!两角七钱,两角七钱有什么用!如果烧起来自己吃,味道都不知多少好了!”讲得我很是内疚。

  那时候,一到相对少雨干旱的夏季,我们就会私底下约好两三个十五六岁的同龄人,在傍晚时间先将三四块“茶籽饼”放在石臼里用棒槌碾成粉末,等到夜里人们一睡下,我们就手持电筒、火把来到河边,用锄头挖来带有草的土块,用石头、木门板在入口处将河水截断,等水流稍缓,我们就将装在竹篓中的茶饼粉洗进河水里,河里的各色鱼、泥鳅、鳗等,在喝进含有茶饼粉末味的河水后,就会变得昏昏欲醉。再等上半个小时,我们就可以一人手持火把,一人手提竹篓,拿着鳅夹,在水草间、在瓜棚下,弯着腰,沿河开始捉拿、捡拾各种被毒醉得半生半死的水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