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龙泉新闻网 >> 今日龙泉 >>正文

“良田”回归“粮田”“非粮化”变为“米袋子”

2021-10-13 来源:今日龙泉 记者:

  龙泉新闻网讯(记者  项素兰  胡春麟  通讯员  连晓梅  柳晨茜)日前,记者在龙渊街道村头村看到,耕地“非粮化”整治,让昔日种植铁皮石斛的40多亩“良田”回归“粮田”,形成稻田集中连片、沟渠纵横的田园景象。

  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以来,市龙之源铁皮石斛专业合作社主动将承包的田地归还给农户。为此,村头村两委联系到全市有名的种粮大户郑继华,希望他能承包种植粮食。“这块田地??种植铁皮石斛多年,泥土板结较严重,收益和产量会有一定的影响。以目前的长势来看,亩产能达到1000多斤。”郑继华表示,自己种植水稻多年,各种机械设备都齐全,希望能为“非粮化”整治出一份力。

  耕地“非粮化”整治旨在确保“良田”回归“粮田”,曾荒废的土地或是种植苗木的散田,现在已经变成保障百姓“米袋子”的粮田。兰巨乡种粮大户徐先忠先后承包了大汪村的40余亩农田和豫章村的20余亩荒地,将其重新开垦种植水稻,现如今,水稻已经成熟,再过几天即可收割。

  “大汪村马路边上的那块土地原先出租用于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后来由于经济效益不佳归还给农户。豫章村桥头的这块田地原来则是杂草、杂树丛生的荒田,树木的高度比人要高出许多,需要用挖掘机进行铲除。”徐先忠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田地整治前的样子。

  “这些田地交通位置都是很便利的,多年不种抛荒了很可惜,当时我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把这块地种好,第一年也不管什么效益了,现在看来产量还是比较高的,亩产量起码有1400斤。”徐先忠说,水稻收成了以后,接下去打算种植油菜,进一步扩大土地的利用价值。

  根据不同的“非粮化”情形,我市通过出台政策、资金扶持等方式,大力鼓励种粮大户开垦抛荒耕地,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功能区,一批非农化、非粮化的耕地重新整理种上了水稻。目前,已完成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2380亩,耕地抛荒复垦4681亩。

编辑:季靓